16日上午,暴雨來臨前福州天空烏雲密布。
16日中午,狂風吹得騎車人雨衣亂飄。
自6月9日起,福建多地持續出現暴雨天氣。上周末,福州依舊沒有擺脫雨水的“魔咒”。
16日上午,福建省氣象&繼續發布“暴雨預警Ⅱ級”。本輪降雨何時停?中考期間福州天氣如何?怎樣防範雷擊?針對市民關心的一系列問題,記者採訪了相關部門。
現場:福州周末雨量大
昨日,福州市氣象&發布了暴雨黃色預警。
昨日11時50分許,記者在鼓樓區黎明街看到,雨水傾盆而下,大風刮得樹枝亂舞,幾輛自行車倒在街邊,耳邊是劈裏啪啦的雨聲。
家住倉山區倉前街道的林女士告訴記者,昨日中午,她騎電動車出門買菜,沒想到不一會兒,烏雲密布,天色驟暗,接着大雨來臨,就連雨衣都擋不住撲面而來的雨水。
記者從市氣象部門獲悉,經統計,16日4時至18時累計雨量,共有5個縣(市、區)12個鄉鎮超過50毫米,以福清三山鎮264.7毫米為最大。
16日中午,福州突降暴雨,樹枝在風中狂擺。
部門:警惕次生災害
記者從福建省防指獲悉,16日上午,省防指召集應急、氣象、水利等部門會商,進一步細化部署防禦工作。當天,福州市防指組織應急、氣象、水利、資源規劃、建設、交通、水文等部門進行會商,部署近期防暴雨工作。
根據部署,福州各地要加強對轄區內的水庫水閘、江海堤防等防洪工程重點部位的巡查力度,切實做好城鎮低窪易澇點、地質災害隱患點等重點區域的排查工作,全面排查管控安全風險,及時清除安全隱患。
16日下午,福建省自然資源廳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風險橙色預警,福建省水文水資源勘測中心發布洪水藍色預警,福建省氣象&發布暴雨警報。
記者從福建氣象部門獲悉,9日以來,全省共有南平、三明、寧德、福州、泉州等5個市12個縣14條河流19個站發生超警、超保洪水55站次。福建省氣象&首席預報員林小紅介紹,南平、三明及寧德北部暴雨災害風險等級高,需重點防範持續強降水可能引發的山洪、中小河流洪水和城鄉積澇、塌方、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災害。記者了解到,地質災害的發生,往往具有滯後性。當土壤中的水分達到飽和的時候,在強降雨過後幾天裏,還有可能發生滑坡、塌方等地質災害。在地質災害隱患點,公眾要繼續提高警惕,注意防範。
近日,福州雷電頻發。
專家:解答天氣三問
問題一:本輪降雨何時休
過去的一週,福州被降雨“霸屏”,那麼福州這輪降雨何時能停?氣象專家&&:再等等,快停了!
根據氣象部門的預測,17日至19日,福州雷雨多發。18日起雨勢明顯減弱,天氣開始逐步好轉。具體來看,17日,雨勢依舊較強,全市陰有中雨伴有雷電,局部大雨;18日雨勢明顯減弱,以陣雨或雷陣雨為主;19日雨勢進一步減弱,全市多雲到陰,局部陣雨或雷陣雨。不過,17日沿海風力較強,西南風5~6級,陣風7~8級,請公眾注意沿海大風的不利影響。
雨水停歇後,隨着副熱帶高壓回歸,市民熟悉的高溫要來了。尤其是20日,福州市區的最高氣溫預計會升至37℃,公眾要注意防暑降溫。氣象專家&&,預計中考期間(19日至21日)福州天氣以多雲為主,白天最高氣溫都在30℃以上,由於濕度較大,體感會更加悶熱。
問題二:為何偏愛“下班雨”
不少市民發現,這幾天福州的雨多為午後或是傍晚,更有網友戲稱:這雨是不是定了鬧鐘,看準市民上下班了!
對此氣象專家解釋,近期導致福州降水的主要原因是:來自孟加拉灣和南海的西南氣流較活躍,源源不斷地向福建輸送充足的水汽。福州處於切變南側西南氣流影響下,極易觸發暖區強降水,而發生降水的時間剛好在午後或傍晚時段,這才導致不少人感覺近期福州逢上下班就會下雨。
問題三:如何防範雷擊
16日,福州市氣象&發布了雷雨大風黃色預警、雷電黃色預警。近日,遼寧一火車站廣場發生雷擊傷人事件,引發社會關注。
據了解,雷電主要集中在每年4月至9月,其中6月至8月為雷電高發期。
那麼,如何防範雷擊呢?記者從應急管理部門及有關專家處了解到,防範雷電要記住“雙30原則”,避開“雷區”,掌握“避雷動作”。
第一個“30”是指30秒,從看到閃電到聽到雷聲的時間如果少於30秒,説明雷電在10公里以內,此時即便頭頂沒有打雷下雨,也建議盡快尋找避雷場所。
第二個“30”是指30分鐘,建議在最後一次聽到雷聲30分鐘之後再出門。
夏季雷電高發,操場、室外游泳池、堤壩、沙灘、海面等較開闊地帶以及山頂、山脊等地勢較高區域,易遭遇雷擊,屬於“雷區”,要謹慎前往。
雷電來臨時,如果公眾剛好在空曠野地、林子裏,要採取合理的“避雷動作”:要以防雷姿勢蹲下,同時用睡墊、背包等絕緣裝備墊在屁股下,雙手繞膝,以此來阻擋地面的電流;如果兩手空空,首先要蹲下去,踮起腳尖使得兩隻腳盡量少面積着地,同時左右腳跟要並在一起,形成回路,讓電通過腳尖,從左腳到右腳這樣流走,就不會經過心臟和大腦。此外,要低下頭捂緊耳朵,保護聽覺。(記者 林舒穎 鄭瑞洋 通訊員 黃蓉 王曉佳 記者 包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