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浦城探索“非遺+産業”發展新路 讓大口窯青白瓷走進千家萬戶-新華網
大口窯青白瓷市級非遺傳承人陳雪芳説。
EnglishEspañolFrançaisعربىРусский язык日本語한국어DeutschPortuguês中文/繁體 新華網,讓新聞離你更近!
推薦:泉州在線福建省衛健委福建省人防辦
新華社新華網新華網客戶端公司官網 證券代碼: 603888 新聞熱線: 0591-87381859
原創報道融視頻交互式報道新華訪談新華雲直播“飛閱”新福建海峽兩岸鄉村振興法治福建熱點專區推廣信息

浦城探索“非遺+産業”發展新路 讓大口窯青白瓷走進千家萬戶

2024-04-27 13:47:30 來源: 閩北日報
字體:

  “前來詢價、訂購的客戶很多,目前我們的流水線和工人都是連軸轉,生産火熱。”近日,在浦城青白瓷文化創意産業園茶器皿生産基地中,印象大口窯青白瓷工作室負責人李天寶點燃爐火,將厚重的爐門合上,靜靜地等待窯爐中1500套青白瓷素坯發生蛻變……

  浦城青白瓷自北宋起興盛百年,受理學文化影響,催生出了倣玉而作的青白瓷製造技藝,至南宋鼎盛時期大口窯共有36座龍窯,以輕盈秀麗、小巧玲瓏見長的大口窯青白瓷産品遠銷海內外。2022年,“浦城縣大口窯青白瓷製作技藝”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

  近年來,浦城縣圍繞“推進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和“推進茶文化、茶産業、茶科技統籌發展”,深入挖掘歷史人文底蘊,壯大非遺傳承隊伍,培育一批龍頭企業,不斷拓寬産品銷路,推進青白瓷産業高質量發展,走好“非遺+産業”發展新路。

  “大口窯青白瓷是祖先留下的珍貴文化遺産,如今我們再現傳統工藝,希望能讓更多人傳承文化根脈、感受非遺之美。”大口窯青白瓷市級非遺傳承人陳雪芳説。

  李天保是重慶秀山人,自幼跟當地老師傅學泥塑,妻子陳雪芳是浦城縣水北街鎮黃碧村大口窯人,生長在窯山遺址之上,自幼與大口窯青白瓷結下不解之緣。夫婦二人放棄在廈門穩定的工作和優渥的生活環境,於2017年回鄉創業,如今他們已恢復大口窯古瓷100多種,同時不斷推陳出新,累計研發製作500多款新産品。

  “去年年底,我們正式入駐了産業園,開始了機械化、標準化、規模化生産,傳承發展大口窯青白瓷的事業也走上了‘快車道’。”李天寶説。2023年,浦城縣委、縣政府高標準規劃建設了佔地33畝的青白瓷文化創意産業園,建成青白瓷陶瓷燒制、儲存廠房及生産線。

  “比起原來的手工製作,流水線生産快多了。現在每小時可壓制600個素坯,等以後我們培訓的工人熟練了,生産效率預計能提升2倍,批量製作能降低20%至30%的成本。”李天保説,為進一步擴大産能,茶器皿生産基地正在擴建,計劃建設1200平方米的生産廠房,新上餐具、酒器等青白瓷器具生産線。從“小作坊”到“大工廠”的升級,對於李天寶、陳雪芳夫婦來説是個不小的挑戰,“好在政府從人員管理培訓、場地設備租金等方面給予我們大力支持,運營銷售方面也有專業的公司提供指導。目前生産銷售穩定,市場需求旺、反響好。”

  “我們加強標準化生産與市場化運營,希望盡快讓大口窯青白瓷重新走進大眾視野,走進千家萬戶。”福建浦盛産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樓屹介紹,該公司發揮國有企業引領産業創新發展與提供優質市場服務的重要功能作用,積極對接南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從青白瓷産品的質量、品控、標準等方面進行提升,不斷完善青白瓷製作技藝,促進生産降本提質增效。同時,以開拓市場、塑造品牌為目標,積極參加南平市標準茶器具訂購會,舉辦大口窯青白瓷推介會等,與相關企業達成合作意向訂單18萬餘套。

  下一步,浦城將持續強化青白瓷産品研發,加速發展相關文旅行業,推進高水平招商引資與招才引智,吸引陶瓷文化企業、陶瓷工藝大師入駐産業園,積極對接高校院所,不斷完善青白瓷製作技藝,並將傳統文化與市場需求有機結合,加大宣傳力度,拓寬銷售渠道,打響“浦城大口窯青白瓷”特色品牌。(柳浪漫 何周超)

[責任編輯:程立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