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戀一個吻,20歲小夥染上EB病毒,俗稱‘親吻病’。”近日,發生在杭州的一則新聞引發熱議。昨日,記者採訪專家獲知,EB病毒感染非常普遍,人的一生中大都會感染,只是多數人是隱性感染無任何症狀,兒童等免疫力低下的人群被感染後可能會發病。
福州市第一總醫院兒童專科院區感染性疾病科主任饒義富介紹,EB病毒屬於人皰疹病毒,統計數據顯示,我國90%的人群體內都攜帶EB病毒。該病毒主要經唾液傳播,成人感染後可能沒有任何症狀,但極易傳染給孩子等免疫力較弱的人群。親吻、口對口喂食,共用餐具等,都可能將病毒傳染給孩子,引發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也就是“親吻病”,臨床上以不規則發熱、咽喉腫痛、扁桃體腫大及膿性滲出、肝脾和淋巴結腫大、外周淋巴細胞增多並出現異型淋巴細胞為特徵。
饒義富提醒,急性EB病毒感染前期易與呼吸道感染混淆,EB病毒感染後引起的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有典型的“三聯徵”,即發熱、咽峽炎、頸部淋巴結腫大。若發熱超過5天、淋巴結出現腫大、扁桃體明顯紅腫疼痛且使用抗生素無效,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預防方面,家長要避免親吻孩子的嘴巴和手部,不用嘴巴試孩子飯菜的冷熱,不要口嚼食物喂養孩子,注意孩子手部衞生,婉拒他人親吻孩子。(記者 陳丹)
[責任編輯:程立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