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央行批復總額1000億元的住房租賃團體購房貸款,支持8個試點城市購買商品房用作長租房。福州、天津、成都、青島、重慶、長春、鄭州和濟南作為首批試點城市。記者了解到,截至本月上旬,福州全市範圍內超過7200套存量房獲批授信貸款。
伴隨新型城鎮化縱深推進、人口流動愈發活躍,租房正成為住有所居的重要途徑。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了各項住房保障支持政策,我省也對此進行了有益探索,省住建廳牽頭制定《關於加快發展保租房的實施意見》,由政府給予土地、財稅等政策支持,盤活利用存量土地、房屋資源,降低建設成本,引導多主體投資、多渠道供給。
記者從省住建廳獲悉,2021年以來,全省累計開工籌集保租房近23萬套,累計竣工約10萬套。
閒置土地“活”起來
兩年前大學畢業後,陳小米從廣州來到福州,在一家互聯網公司工作。一次偶然的機會,她從路過的展示牌看到福州秀山租賃住房項目時,眼睛為之一亮:“一直蝸居在老舊社區,這個公寓看著就新穎,裝修風格也不錯。”
去年9月,龍湖冠寓福州秀山地鐵站店開業時,陳小米詳細了解了一下,發現項目是獨棟管理的,有24小時的安保服務,配備專門的綜合崗進行維修,還有健身房、休閒室和自習室等,直呼“換房子,就它了”。
3個月下來,陳小米在這間帶陽&、面積25平方米的單間住得頗為舒心。“公寓附近就有秀山地鐵站,上班只需2站。想出去玩的時候我會逛逛三坊七巷或者附近的福州動物園,新租的公寓每月租金才1400多元,比其他同類型的公寓實惠很多,性價比很高。”
這是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及探索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後,福建首例成交的集體租賃住房用地,也是福建首次招投標出讓的集體租賃住房用地。項目共有773套房源,將分批次推出,首批正式推出約百套精裝小戶型房源。
縱觀全省,特別是在租賃需求不斷增長的福州、廈門、泉州等人口凈流入城市,新市民、青年人住房問題日益突出。
據了解,新市民、青年人在就業創業初期以租房為主,小戶型需求量更大,但市場供應的租賃住房普遍戶型大且租金相對較高,租賃供給出現結構的錯配。與此同時,發展住房租賃業務往往具有高投入但回報周期長的特點,也令很多企業對住房租賃板塊興致不高。
如何破解這一矛盾?
住房租賃市場的發展,離不開政策支持。近年來,中央明確土地供應要向租賃住房建設傾斜,單列租賃住房用地計劃,探索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和企事業單位自有閒置土地建設租賃住房等,極大調動了住房租賃市場的活力。
基於此,我省探索利用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建設保租房;利用企事業單位依法取得使用權的土地建設保租房;將産業園區中工業項目配套建設行政辦公及生活服務設施的用地面積佔比上限提高,等等。
更多的閒置土地被盤活,土地市場格局也悄然發生了變化——
福州倉山區蓋山鎮陽岐路55號,中交四航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提升改造項目在此建起了80套新房子。項目將工業所需行政辦公及生活服務配套設施建築面積佔比由15%調至30%,提高部分全部用於建設宿舍型保租房。
福州晉安區新店鎮戰峰村的村民成了“股東”。在這裡,12.6畝地集體建設用地被用以建設戰峰榕寓保租房項目,2棟高層拔地而起。項目採用集體土地使用權作價入股方式供地,與企業成立項目公司來負責運營,收益由項目公司所有,村集體因此每年都能獲得固定收益。
據了解,我省&&《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棚戶區改造和發展保租房工作激勵方案(試行)》等文件,每年從省級保障性安居工程專項補助資金中安排20%用於激勵先進市縣。省紀委監委將加快建設保租房列入2023年“室組”聯動監督事項,在強有力推動下,福州、廈門、泉州、漳州等地相繼&&發展保租房的政策文件,對利用各類用地建設保租房的條件、要求、流程等作出具體規定,建立了項目從認定申請到交付使用制度體系。
根據計劃,到2025年,全省籌集建設保租房將超過30萬套,其中利用存量土地資源建設保租房約15萬套。
國資進入長租市場
家住廈門市翔安區鼓鑼二里22號1705室的低保戶陳皮,一説起洋唐居住區A09地塊物業服務中心,就連連稱讚:“哪怕是水龍頭滴水這種小事,物業也會第一時間安排人員上門修理。”
在這名獨居的75歲高齡孤寡老人家裏,記者推窗遠眺,只見一幅花叢錦簇、綠意盎然之景。據了解,陳皮所住的公租房房屋租金、物業費補助均達80%,一個月繳的房租和物業費不到70元。
陳皮向記者指了指靠在櫃子旁的米和油説道:“逢年過節,物業服務中心都會開展關懷慰問活動,還會安排人員進行衞生大掃除、排查用水用電安全等。在這裡養老,那是真好啊!”
同樣住在洋唐居住區的林徵璜是兩個孩子的父親。入住後,女兒能夠在金海第一中心小學上學,兒子也打算上金海第一中心幼兒園,兩個學校都在小區旁邊。“隨着小區各方面配套日益完善,我們家的幸福指數也在不斷攀升。”
日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對2023年中國人居環境獎申報項目的評審結果進行公示,廈門市洋唐居住區保障性安居工程項目入圍其中的“範例獎”。這個佔地面積約48.7公頃的區域,自2013年起分期開發建設,目前共建有13000余套房源,四成以上是公租房。
為確保困難群眾享受較好物業服務,洋唐居住區由國企廈門建發集團下屬的匯嘉(廈門)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對小區進行管理,實現高品質精細化智能化管理。
公租房和保租房同屬於配租型保障性住房。其中,公租房主要發揮了對城鎮戶籍住房和收入“雙困”家庭的兜底保障作用。近年來,福建正努力探索完善多層次租賃住房供應體系,讓群眾“住得進”更“住得好”,彰顯城市的關懷和溫度。
為打造高水平住有所居,我省支持國有企業組建以建設運營租賃住房為主營業務的專業化住房租賃企業,提高租賃住房建設運營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精細化水平。
當前,國資正在加速布局長租公寓市場,這對民企來説也是一份新的機遇。國企具有強大的資本實力和政策優勢,能夠進行大規模的開發和投資,而民企更懂長租運營,具備極強市場敏感度,且長期深耕於社區運營管理,雙方在保租房項目上互信合作,有助於實現利益的最大化,從供給端為房地産市場的健康穩定和保租房的蓬勃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位於福州市晉安區的福州地鐵新店租賃住房項目,是我省軌交系統打造的首個租賃住房項目,也是福州市首次由國企採用委託運營模式管理的租賃住房項目。
項目於2022年6月開業,共有保租房298套。在&江某商業銀行工作的鄭先生因為工作地點不確定性,長期選擇租房生活,在福州地鐵新店租賃住房項目開業當天,立刻定了一套。“在廈門工作時,我也選擇了國企建造、民企管理的公寓。”
“2022年初,我們通過公開招標方式與龍湖冠寓簽訂委託經營協議,正式委託龍湖冠寓運營福州地鐵新店租賃住房項目資産,希望通過國企與民企資源整合創新合作模式,共同打造區域租賃住房標杆。”福州地鐵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曉説。(記者 林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