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強信心·走進百企|廈門象嶼:再造“海上花園”文旅新“旗艦”-新華網
廈門國際郵輪母港集團今年精心打造“嶼見廈門”&&。
EnglishEspañolFrançaisعربىРусский язык日本語한국어DeutschPortuguês中文/繁體 新華網,讓新聞離你更近!
推薦:泉州在線福建省衛健委福建省人防辦
新華社新華網新華網客戶端公司官網 證券代碼: 603888 新聞熱線: 0591-87381859
原創報道融視頻交互式報道新華訪談新華雲直播“飛閱”新福建海峽兩岸鄉村振興法治福建熱點專區推廣信息

強信心·走進百企|廈門象嶼:再造“海上花園”文旅新“旗艦”

2023-11-27 15:14:15 來源: 新華網
字體:

  編前語:面對新冠疫情的持續衝擊、世界經濟的持續疲弱,過去一年,我國經濟仍然實現同比3%的增長,經濟總量再上新&階。這殊為不易的成績,是我們開拓前進的信心所在。信心,比黃金更寶貴。2023年,我們面對的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動蕩不安的外部環境給我國經濟帶來的影響也在加深。然而,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未變,人民的信心正不斷增強。

  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新華網推出融媒體欄目“強信心·走進百企”,通過深入的採訪調研、豐富的融媒形式,與您一同見證廣大企業開拓進取的蓬勃活力,見證中國人民拼搏奮鬥的堅定信心。

  新華網福州11月27日電(劉豐)郵輪中心廈鼓碼頭候船廳煥然一新,廈門海上游門戶展示新形象;懷舊主題、美食主題等特色海上游航線,讓廈門游有了新選擇;“嶼見廈門”&&亮相,構建了智慧旅游新&&。這些廈門海上旅游新氣象的背後,是廈門象嶼集團有限公司的一系列改革和探索。

  2022年3月,廈門市推動國有經濟布局優化,象嶼集團僅用64天即完成廈門國際郵輪母港集團重組。重組一年多來,廈門國際郵輪母港集團研究新思路、探索新模式,也打開了廈門海上游的新局面。

  “嶼見·廈門故事”復古主題航線。新華網發(廈門國際郵輪母港集團供圖)

  重塑發展新格局:從“散裝生長”到“握掌成拳”

  廈門是一座海上花園城市,發展海上旅游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發展海上游,關鍵在於將廈門的海洋資源稟賦用好用足用活。怎樣下好全局“一盤棋”?重組後的廈門國際郵輪母港集團面臨新課題。

  “上世紀90年代,海上游是廈門旅游中非常熱門的項目,但由於市場上多家航商無序競爭,海上游口碑也有所下滑。”廈門國際郵輪母港集團總經理黃育斌介紹。2022年開始,在廈門港口管理局和象嶼集團的支持下,郵輪母港集團啟動海上游優化提升工作。郵輪母港集團採取“資産換股份,船東變股東”的混改模式,推進民企船東以資産等作價入股。同時,聯合福建省廈門輪船有限公司簽訂聯營協議,國企強強聯合推進海上游“統一碼頭、統一排班、統一品牌、統一票價、統一&&、統一服務標準”。

  “正是背靠象嶼集團的資源,郵輪母港集團才能把‘散裝’的旅游資源整合到‘一盤棋’裏,目前整合已初步達到效果,基本上實現海上游統一經營。”黃育斌説,此次海上游資源整合,一方面通過合資、聯營,積極引入其它航商,逐漸提升船舶、改善經營行為,提高原有海上游産品質量,助力規範市場秩序;另一方面,持續打造服務體系、打造精品海上游産品,提高廈門“海上游”招牌形象。

  “經歷完這場‘涅槃重生’後,廈門灣區海上游可握掌成拳,集中力量辦大事。”廈門港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説。

  這些“大事”很快便提上日程。人員換裝、客船“換裝”、碼頭“換裝”……廈門國際郵輪母港集團以一次次“換裝”吹響了重塑海上游服務體系、打響服務口碑的號角。

  在登島游上,2022年6月起,廈鼓輪渡一線人員以換新裝為起點,啟動建設“溫暖共情”服務體系;2023年4月,廈鼓航線首條雙體油電客船“鷺江游7”投用,推動客運服務提檔升級、綠色轉型;2023年5月,郵輪中心廈鼓碼頭煥新顏,白鋼琴、紅玫瑰、照片墻、落日碼頭,成為“最美廈鼓候船廳”。

  黃育斌説:“統一經營後,市場規範了,服務也更好了。中秋國慶黃金周期間,我們保持了‘零客訴’,這麼大客流量的情況下實現了零投訴,這是比較難得的。我們甚至還收到國際友人的表揚信,這就是我們海上游服務提升所顯現出來的效果。”

  “嶼見·海上會客廳”美食航線。新華網發(廈門國際郵輪母港集團供圖)

  迭代廈門海上游:從“看海”到“玩海”

  今年,在提升海上游品牌形象的同時,廈門在旅游産品供給上也做足“海上文章”,“嶼見·海上游”系列品牌持續“上新”,不斷解鎖“海上花園”新玩法。

  從承載百年歷史的和平碼頭登船,船內復古的場景帶你“穿越”回百年前的廈門,娓娓道來的舊時故事,讓游客在沉浸式的懷舊體驗中,以全新的視角重新閱讀廈門。這是今年上半年廈門推出的“嶼見·廈門故事”復古主題航線。這條主題航線開通前,郵輪母港集團邀請廈門本地史學專家精心打磨,還原了百年前廈門港開埠時期的部分景象。

  此外,今年投入運營的“嶼見·海上會客廳”美食航線、“嶼見·橘子鷺江”清新航線等,都因將鮮明特色與鷺江旖旎風光融為一體而“火出圈”。

  黃育斌介紹,這3條主題航線産品,是郵輪母港集團今年以“一航線一主題”思路打造的“嶼見·海上游”精品體系,截至10月底已運行549航次,服務游客超6萬人次。同時,還推出海上研學、主題紅船、落日航線等多元化産品,多層次産品體系逐漸形成,灣區海上游産品量質並進。

  這些航線重新注解了廈門海上游,讓游客從“看海”轉向“玩海”。市民游客到廈門,除了遠觀海的嫵媚、近享海的熱情,還能跟隨各式特色海上游航線,多角度品味廈門。

  立足獨具特色的海上游品牌,廈門國際郵輪母港集團還將陸續推出音樂航線、喜劇航線、閩南非遺航線等,同時還將探索結合重大節慶,以及城市燈光秀等元素,開通更多“節日主題”航線。

 文商旅綜合體項目內景(效果圖)。新華網發(廈門國際郵輪母港集團供圖)

  産品串聯不止在海上,還在線上。廈門國際郵輪母港集團今年精心打造“嶼見廈門”&&。&&以鼓浪嶼船票、海上游産品、國際郵輪為核心,打通吃住行游購娛等豐富場景,針對自由行客戶群體,提供廈門一站式旅游智選服務。

  2023年5月19日,&&發布當天就推出“嶼見廈門暢游卡”拳頭産品,組合鼓浪嶼船票、海上游主題精品航線,聯合10+熱門景區、10+餐飲品牌,為不同游客“量身定做”差異化一站式旅游套餐。

  截至目前,“嶼見廈門”&&已有入駐商戶數百家、上線産品2100多項,産品覆蓋各大頭部景區、優質餐飲、酒店民宿等多種品類。

  黃育斌&&,希望依託廈門豐富的濱海旅游資源,通過高質量的産品供給和技術場景的深度融合,聚力打造廈門旅游新名片,讓“到廈門、海上游”成為全國甚至全球游客普遍認知,助力廈門加快建設世界一流旅游休閒城市。

  拓展文旅新場景:從“風光游”到“文化游”

  “之前郵輪母港集團的業務範圍主要是交通和旅游,重組後,融合了象嶼集團旗下文旅資源,進一步拓展産業版圖。”在黃育斌看來,港口航運+文化旅游的新定位,賦予郵輪母港集團新的職能,在文旅新消費場景中植入更多文化內涵也成為企業的新戰略。

  “我們希望游客來廈門不僅是來這個風景區玩,而是深入到廈門的文化肌理中,感受廈門的城市文化。”黃育斌以郵輪中心廈鼓碼頭候船廳的提升舉例,“候船廳不單是硬體改造提升,而是把文化融入其中,在候船廳中體現廈門歷史、鼓浪嶼文化等,‘嶼見·廈門故事’主題航線也是文旅融合的探索,我們希望通過這種場景的打造,以及各種文化的軟植入,宣傳廈門和閩南文化。”

  廈門海上游已漸入佳境,下一步就是乘勢而上。黃育斌最期待的就是計劃在明年底開業的全國首個閩南文化沉浸式文商旅綜合體項目。據悉,這個由郵輪母港集團打造的項目總投資23億元,總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將集國內首個博物館式沉浸演藝、平行時空沉浸式景區、絕美濱海棧道、夜經濟體驗業態為一體。

  項目負責人黃濤介紹,為了更好地梳理和提煉閩南文化,項目組邀請文化專家進行了多方論證和研究,確定了以海洋文明、閩南文化、廈門故事三個主軸作為文商旅城的文化核心,項目還會以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更輕量更有顏值的方式去打動游客,讓他們記住廈門和閩南的文化。“我們希望游客逛過、深度體驗過後會有這樣的感嘆——噢,原來這就是閩南!”

  黃育斌説,項目建成後,將推動郵輪母港片區“船、港、城、文、購、娛”一體發展,成為文商旅行業的新標杆、夜間經濟的新高地、城市發展的新亮點。

  和平碼頭候船廳。新華網 劉豐 攝

[責任編輯:鄭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