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從火爆的鄉村籃球賽看晉江的産業底氣-新華網
EnglishEspañolFrançaisعربىРусский язык日本語한국어DeutschPortuguês中文/繁體 新華網,讓新聞離你更近!
推薦:泉州在線福建省衛健委福建省人防辦
新華社新華網新華網客戶端公司官網 證券代碼: 603888 新聞熱線: 0591-87381859
原創報道融視頻交互式報道新華訪談新華雲直播“飛閱”新福建海峽兩岸鄉村振興法治福建熱點專區推廣信息

從火爆的鄉村籃球賽看晉江的産業底氣

2023-07-15 18:16:12 來源: 新華網
字體:

  新華社福州7月15日電(劉默涵、李昊澤)福建省2023年和美鄉村籃球大賽12日在泉州晉江落幕。自7月6日開賽以來,分佈在晉江周邊鄉鎮的四個賽場,每天晚上場場爆滿、吶喊震天。

  鄉村籃球賽在晉江火爆出圈背後,是當地籃球的深厚底蘊與産業底氣。

  百姓愛看

  東埔村是本次福建鄉村籃球大賽開幕戰的舉辦地,這裡的球場是此次賽事人氣最旺的一個,最高峰時,吸引上萬名觀眾在這裡觀賽。

  家住晉江市英林鎮埭邊村的柯文墨,今年已經71歲。大賽期間,他都要趕在人流還不密集的時段步行到東埔球場,只為提前佔據一個視野開闊的觀眾席。

  現場觀眾為參賽隊伍吶喊助威。新華社發(林楷煜 攝)

  年輕的時候,柯文墨曾在部隊服役6年,這期間,他喜歡上了籃球運動。退伍之後因為要操持生計,柯文墨與籃球運動漸行漸遠。近年來,晉江的籃球場越修越多,越修越好。農忙之餘,柯文墨也會散步到周邊的球場,看看年輕人打球,偶爾也會下場投投籃。

  “這次在家門口看籃球賽,讓我找回了當年在部隊看戰友比賽的感覺。”柯文墨説。

  鄉村籃球大賽開賽以來,61歲的東石鎮洋宅村村民蔡文義也是場場不落。“我不會打球,但我愛看球。只要是東埔村有籃球比賽,我都會過來。”

  大賽期間,東埔村村民吳天龍和鄉親們自發參與了賽場的安保工作,不斷在賽場周邊巡視、維持秩序。

  “晉江的籃球氛圍很濃,只要有大比賽,我們村的籃球場總會被圍得裏三圈外三圈,安保就顯得格外重要。”在吳天龍看來,籃球運動已經是當地村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底蘊深厚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東埔村第一次承辦這樣的大型籃球活動。

  東埔村是晉江遠近聞名的“籃球村”,該村籃球文化可以追溯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近年來,隨着經濟條件的不斷改善,東埔村先後建設了籃球公園、國際級標準的燈光籃球場等設施,陸續舉辦過十多場高水平賽事。2019年,東埔村舉辦的第十四屆“金榜杯”大學生籃球精英爭霸賽更是創下當時民間籃球賽直播觀看人數之最。

  東埔村的鄉村籃球氛圍,是晉江基層籃球運動蓬勃發展的一道縮影。

  晉江市體育局局長許紫竹&&,早在鄉村籃球賽走紅之前,晉江的基層籃球已經開展得不錯,全市擁有籃球場地1694個,遍佈各個村居,“幾乎村村都有籃球隊,天天都有籃球看”。

  俯瞰賽場,現場座無虛席(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林楷煜攝)

  陳宗須是寧德市古田第三中學的體育老師,也是此次寧德市鶴塘鎮代表隊的領隊。在晉江參賽的這幾天,當地的籃球氛圍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晉江的鄉村籃球氛圍和籃球水平是福建地區的一個縮影。球員素質好、觀眾熱情、辦賽專業,值得我們學習與借鑒。”陳宗須説。

  基因密碼

  在許紫竹看來,晉江的基層籃球運動與其他地區相比,有着濃郁的地方特色——日趨産業化、專業化。

  晉江蓬勃的籃球氛圍,催生了福建羿鼎體育發展有限公司、晉江金鑽體育組織服務公司等一批籃球運營公司,覆蓋競賽組織、網絡直播,帶動了裁判、解説、直播、啦啦隊、場地運營等全産業鏈發展。

  村級籃球賽也成為籃球後備人才培養的重要&&。近年來,晉江向泉州市級以上訓練單位、大專院校等輸送了大批人才,還涌現了一批“國字號”籃球人才,例如男籃國家隊龔松林、CBA著名教練朱世龍等。去年,張嘉許、翁金郎、吳崇棋也先後入選U18國青男籃。

  在晉江金鑽體育組織服務公司負責人施金鑽看來,晉江地區的籃球運動實現了鄉土與商業的有機結合,為人才提供了上升空間,這也是晉江籃球運動的基因與充滿活力的密碼。

  和美鄉村籃球大賽冠軍頒獎現場。新華社發(林楷煜 攝)

  許紫竹&&,舉辦各類各級賽事,是晉江打造“體育城市”的重要一環。下半年,晉江還將舉辦2023年國際籃球博覽會、國際籃球精英賽等一系列大型賽事活動,持續放大賽事效應,實現賽事資源與地方産業、文旅等資源的有效融合。

  福建省籃球協會主席劉玉棟説,在福建,籃球運動的群眾基礎十分廣泛,尤其是晉江一帶,民間籃球的技術水平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鄉村籃球有很好的未來。

  “老百姓喜歡這個項目,我們就要調動一切資源,搭好&&。”劉玉棟&&,未來福建省籃球協會將會盡最大力量,為鄉村籃球的發展提供盡可能多的支持,通過辦賽讓更多人愛上籃球運動,讓更多人了解當地的鄉村文化。

[責任編輯:程立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