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福州10月15日電(蔣巧玲)福建省政府新聞辦15日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福建省“十四五”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專項規劃》的編制情況和主要內容。規劃提出,到“十四五”期末,福建省城鄉基礎設施16個主要指標達到東部地區中上水平,進入全國前十。
省住建廳副廳長王明炫介紹説,此次規劃的編制突出了“三個堅持”,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水氣路、老舊小區改造等問題為立足點;堅持系統觀念,圍繞“便捷、宜居、綠色、安全、智慧”,着力構建高效便捷的城鄉基礎設施體系;堅持高質量發展戰略,着力補短板、強弱項、增效益,全力提升城鄉基礎設施品質。
規劃提出,“十四五”期間,福建將實施交通、園林綠化、居住品質、供水、燃氣、生活污水處理、環境衞生、安全保障、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城市管理等十大重點工程。
其中,區域統籌方面,將圍繞全省“兩極兩帶三軸六灣區”空間開發戰略格局,構建支持福州都市圈、廈漳泉都市圈輻射帶動周邊地區協同發展的城鄉基礎設施體系。
城市交通建設上,建設“兩網(城市快速路、軌道交通)”快速網絡,實施“兩微(微樞紐、微整治)、兩新(新慢行、新停車)”綜合交通治理,提升交通通行效率。
城鄉人居環境方面,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推進新區(組團)建設、老城更新、縣城補短板,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包括全面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並向部分2010年前建成基礎設施不完善的小區延伸;建立完善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置的生活垃圾處理系統,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等。
城市園林綠化方面,實施園林綠化“百千萬”工程(100平方公里郊野公園、兩高沿線1000公里“綠色生態長廊”和具有福建地域文化特色的“萬里福道”),高質量建設山水園林城市,大量種植開花喬木。
基礎設施安全方面,持續完善排水防澇設施建設,充分利用城市公園綠地、地下空間、市政道路,改造建成一批“平洪結合”的城市滯蓄洪空間,提高地鐵、下穿通道、地下商場、停車場等地下空間排水防澇能力,推行城市排水防澇聯排聯調的管理機制等。
城市智慧管理方面,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加快傳統基礎設施數字化、智能化建設與改造,設區市(平潭)基本建成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礎&&,省、市、縣三級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實現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