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福州2月27日電(劉豐)説到中國古代的打擊樂器,大家首先想到的也許是編鐘。但你知道古代人還能用杯子敲出樂曲嗎?福建省建甌市博物館就有12隻這樣的青銅盃子,古人稱之為“音盞”。建甌市博物館收藏的這套宋代音盞,是1982年在建甌南雅鄉南布村出土的。出土時,12隻青銅盃中有三件破損,其中兩件已修復,另一件無法修復,故而建甌市博物館收藏的這套音盞,有一件是仿製品。
這套音盞通過器壁厚度變化來控制音高,音階俱全,無需加減水就能敲出悅耳且較為準確的樂音。這是目前福建發現的唯一一套古代音盞實物。
音盞,也稱“銅甌”“水盞”“擊甌”等,在晉代已經很流行,史籍中屢有銅甌演奏的記載。銅甌不僅能打拍子,還可用加減水的方法調音律,並擊奏成歌。
[責任編輯:鄭雲彩 袁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