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傍晚,市民在莆田木蘭陂漫步。這處位於木蘭溪下游感潮河段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産”,至今仍在發揮着水利效用。作為國家水利風景區,這裡不僅是當地市民休閒的好去處,更是各地游客心目中的網紅打卡地(無人機照片)。
25年來,莆田市依託木蘭溪系統治理産生的景觀、文化效益,持續推進生態惠民工程,將“生態紅利”轉化為“民生福利”,讓老百姓開門親水、推窗見綠、移步進園,幸福河湖建設成效,日漸串起百姓幸福生活的美好願景。今天的木蘭溪干支流沿岸,一批親水主題的灘地公園、郊野公園成為網紅打卡點,“水上巴士”激活生態“綠心”價值,福道串起荔林綠帶、美麗鄉村……一處處水美城市圖景展現在眼前,成為百姓家門口的“詩和遠方”。
新華網 肖和勇 攝
12月26日清早,莆田市荔城區下厝河畔,市民在綠道上散步。下厝河原先是斷頭河,水體發黑髮臭。近年來,莆田市實施木蘭溪下游水生態修復與治理工程,將生活污水處理達標後的尾水,作為城市內河的水源。通水之後,下厝河增強了水體自潔能力,重現河清岸綠的景象(無人機照片)。新華網 肖和勇 攝
下厝河原先是斷頭河,水體發黑髮臭。近年來,莆田市實施木蘭溪下游水生態修復與治理工程,將生活污水處理達標後的尾水,作為城市內河的水源。通水之後,下厝河增強了水體自潔能力,重現河清岸綠的景象(12月26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網 肖和勇 攝
12月26日傍晚,市民、游客在泗華郊野公園散步。該公園地處木蘭溪支流延壽溪上游,溪水清澈見底,綠道蜿蜒綿長,已成莆田一處新的網紅打卡地(無人機照片)。新華網 肖和勇 攝
12月26日傍晚,市民、游客在泗華郊野公園游玩。該公園地處木蘭溪支流延壽溪上游,溪水清澈見底,綠道蜿蜒綿長,已成莆田一處新的網紅打卡地(無人機照片)。新華網 肖和勇 攝
12月26日傍晚,市民在泗華郊野公園閒坐休憩。該公園地處木蘭溪支流延壽溪上游,已成莆田一處新的網紅打卡地(無人機照片)。新華網 肖和勇 攝
12月26日傍晚,一艘“水上巴士”從綬溪公園延壽古橋下駛過,兩岸風光如畫(無人機照片)。新華網 肖和勇 攝
12月26日傍晚,“水上巴士”在綬溪公園河道上行駛(無人機照片)。新華網 肖和勇 攝
12月26日傍晚,“水上巴士”在綬溪公園河道上行駛。“水上巴士”是木蘭溪生態治理與旅游創新發展的一項舉措,目前當地已推出3條各具特色的水上旅游航線(無人機照片)。新華網 肖和勇 攝
12月25日,在木蘭溪防洪工程奠基點附近的灘地公園,市民帶着孩子在綠道上游玩,親近大自然(無人機照片)。新華網 肖和勇 攝
莆田市荔城區玉湖公園冬日風光,變紅的落羽杉與水上廊橋相映成趣(12月25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網 肖和勇 攝
莆田市荔城區玉湖公園冬日風光(12月25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網 肖和勇 攝
12月25日,市民帶着孩子在玉湖公園閒坐休憩(無人機照片)。新華網 肖和勇 攝
這是莆田木蘭溪入海口的“藍色海灣”涵江段治理項目一隅,紅樹林長勢良好。木棧道上,游客絡繹不絕(12月26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網 肖和勇 攝
這是莆田木蘭溪入海口的“藍色海灣”涵江段治理項目一隅,灘塗上白鷺成群(12月26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網 肖和勇 攝
這是莆田木蘭溪入海口的“藍色海灣”涵江段治理項目一隅,紅樹林長勢良好,吸引游客前來打卡游玩(12月26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網 肖和勇 攝
12月26日傍晚,“水上巴士”在綬溪公園河道上行駛,兩岸風光如畫(無人機照片)。新華網 肖和勇 攝
這是12月26日傍晚拍攝到的綬溪公園一隅(無人機照片)。新華網 肖和勇 攝
這是12月26日傍晚拍攝到的木蘭溪支流延壽溪沿岸風光(無人機照片)。新華網 肖和勇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