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陽爽夏揭開莆田夏季文旅新序幕。
暑期開始前,省文旅廳在平潭舉辦“來福建·嗨一夏”2024年福建省夏季文旅推廣活動。
暑期,孩子體驗一把火遍全網的蟳埔女簪花。
南靖雲水謠是“福建文旅十大夏季清涼地”之一。
土樓豐富的旅游資源在暑期引來“粉絲”。
今年暑期,福建文旅産業發展勢頭“火熱”,在全國範圍內的吸引力不斷增強。其間,全省文旅推出1500多場活動、160多項優惠政策,發布福州鼓嶺、南靖雲水謠等“福建文旅十大夏季清涼地”,推出“山海畫廊·福見海島”追光逐影之旅、“漫步閩南·聆海聽濤”海絲風情之旅等7條夏季精品旅游線路。
8月28日,飛豬發布的《2024暑期出游快報》顯示,福建旅游消費人均預訂量、人均消費金額同比雙雙提升。其中,租車預訂量同比增長132%,遠超全國平均增速。同日,攜程發布的《2024暑期出游市場報告》顯示,國內游、跨境游在去年高基數基礎上,繼續保持高景氣運行態勢,截至8月25日,來閩旅游訂單量同比增長73%。
“這個暑期,旅游、文化、藝術、體育等業態相互融合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去哪兒大數據研究院研究員蔡木子認為,當前旅游消費者青睞深度體驗在地生活和文化,給文旅産業創造了發展空間。
融合,激發消費活力
暑假,夜幕降臨,位於莆田市湄洲島國家旅游度假區的媽祖影視城景區內流光溢彩、游人如織。氣勢恢宏的倣古建築群裏,一場場實景復古演出正輪番上演,讓游客仿佛置身悠悠歷史長卷中。8月14日,融合舞蹈、話劇、武術、馬術等多種藝術門類的媽祖文化實景演藝《緣起湄洲》在這裡啟幕運營。耳目一新的場景,吸引眾多游客前來打卡。
“演出太震撼了,感覺穿越了時空!”當天帶着全家人來觀演的福州游客陳先生説,“製作精、形式美、吸引人,不虛此行。”
媽祖影視城是知名電視連續劇《媽祖》的拍攝地,也是一個集文化、演藝、休閒、旅游於一體的綜合性景區,旨在打造“積澱千年歷史文化的宋代漁家村落”。《緣起湄洲》以真實歷史事件為藍本,融入湄洲島獨特的非遺文化和民俗風情,以鮮活、多元的形式將媽祖文化呈現給大眾。
近年來,實景演藝成為各地激發文旅消費活力的重要手段。除了《緣起湄洲》,湄洲島當地還與專業公司聯合打造了媽祖文化沉浸式互動體驗劇《印象·媽祖》,以及媽祖主題數字光影秀《首見媽祖》。
文旅融合,效果明顯。來自湄洲島輪渡公司的統計數據顯示,1月至8月,湄洲島接待入島游客同比增長7.93%。其中,省外游客超過90萬人次,同比增長23.29%;留島過夜游客82.6萬人次,同比增長18.17%,均創歷史新高。前不久,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主辦的《中國美好生活大調查》活動中,莆田市獲評“年度美好文化城市”,該獎項全國僅有5個。在邁點研究院“2024年7月5A級景區品牌傳播力(MBI)100強榜單”中,湄洲島位列全省第一。
省文化和旅游廳有關人士介紹,當前,我省各地強化“旅游+”“+旅游”意識,持續促進旅游與演藝、非遺、體育等跨界融合發展,大力培育演藝消費、夜間消費等新業態,進一步激發文旅消費活力。比如,廈門組織廈門愛樂樂團等知名藝術團體在機場開展暑期“樂動廈門歡迎你”迎客演出,在市內舉辦郎朗、殷承宗鋼琴音樂會,王心凌、梁靜茹、蔡健雅等明星演唱會,吸引了全國各地游客“拉着行李箱來廈門看演出”;泉州打造“泉州有戲”暑期展演季,7月,南音、梨園戲、提線木偶戲、高甲戲、打城戲和閩南歌舞等演出90場;福州串起上下杭、煙&山文旅資源,打造夜間文旅新地標,煙&山6月至7月接待游客人數209.6萬人次,實現營收超7600萬元。
創新,豐富産品供給
喜慶的歌舞,秀雅的伴娘團、俊朗的伴郎團,新人緩步走來……暑假期間,龍岩市永定區洪坑村舉辦客家傳統婚禮,吸引了眾多游客。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客家婚禮,看客家多彩婚俗、聽客家山歌對唱、吃客家特色非遺美食,感受到客家文化的獨特魅力。”上海游客陳艷説。
“永定土樓獨特的圓形和方形結構,象徵着團圓與穩固。以此美好寓意,我們推出客家傳統婚禮項目,創新打造客家傳統民俗與客家傳統建築美學融合的文旅大餐。”客家土樓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市場營銷總監李長流説。
永定是著名的“土樓之鄉”。洪坑村內,30多座土樓各具特色,有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産的洪坑土樓群、被譽為“土樓王子”的振成樓、“袖珍圓樓”如升樓、府第式的福裕樓以及布達拉宮式的奎聚樓等。
2022年以來,永定持續實施“文化進土樓”工程,以更多創新業態吸引游客。“我們按照‘一樓一景致、一樓一特色、一樓一主題’的理念,打造建築文化展示館、客家家訓館、客家家風樓、客家婚慶館、民間絕藝館等,為鄉村旅游發展注入新活力。”永定區文化體育和旅游局有關人士説。
有了創新業態,還要把游客吸引過來。6月26日,永定文旅集團前往廣東深圳,向國內外旅行商、旅游愛好者介紹永定的獨特旅游資源,發布系列創新文旅政策,搭建珠三角與永定旅游“直通車”。
“當地豐富的旅游資源結合‘土樓狂歡夜’‘土樓有喜’‘土樓直升機’等新業態,讓我們對組客前往閩西旅游信心滿滿。”參加推介會的廣東旅行商&&。
暑期是近年來熱度不斷攀升的研學游最“in”的季節。我省依託5處世界遺産地、3個世界地質公園,圍繞世遺文化、海絲文化、閩都文化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産,推出海絲奇蹟、萬象閩都、朱子理學、紅色熱土、茶語中國、遺脈相傳等10個研學主題,以及暑期八閩研學寶藏點位229個,做熱暑期研學市場。
福州打造親水、避暑、研學等文旅新産品,精心舉辦“夏一站,趣福州”2024年福州研學旅游季活動,開通學生暑期旅游觀光專線車;平潭的軍事實踐課程、走進大自然綠色研學課程成為“網紅”點,通過徒步攀樹等戶外訓練形式,吸引了學生;武夷山發布國家公園專“暑”計劃,召開大武夷研學旅游産品發布會,推出探秘、尋茶、朱子文化等主題精品研學線路和課程;漳州圍繞“海洋藍、生態綠、土樓韻、古城風、閩南紅”五大文旅主題,打造濱海、親水、避暑、研學等各類主題旅游新産品,東山島馬鑾灣景區暑期周末單日客流量高達2.5萬人次……
熱點,聚集旅游人氣
“微短劇+文旅”這一創新文旅宣傳形式,開啟了跟着微短劇“打卡”八閩的新風尚。
今年暑期,喜劇《來福建,歡喜就好》為福建文旅“圈粉”無數。林永福和阿美,一對闊別幾十年的爺爺奶奶“追愛不分年齡,出發隨時不晚”。該劇結合了“黃昏戀”“直球式戀愛”“搬家式露營”等網絡熱梗,以及福建人特有的“胡建”口音,不斷製造笑點。觀眾可以一邊看劇,一邊欣賞福建美景,穿越雲霧繚繞的寧德太姥山,來到詩意浪漫的平潭,走在“1號濱海風景道”。
“為了拍攝這部短短十幾分鐘的微短劇,我們的足跡遍佈福州、寧德、泉州等多個城市。福州三坊七巷、煙&山,泉州西街、梧林古村落、石獅黃金海岸等具有代表性的景點,泉州簪花圍、咏春拳等特色非遺,都在劇中得到了精彩呈現,力求全方位、多層次、多角度展示福建的自然風光和人文魅力。”閩籍導演林毅欣告訴記者。
《來福建,歡喜就好》一經推出,立即被各媒體、&&接力轉發,登上新浪微博全國熱搜榜。據文旅産業指數實驗室監測數據顯示,僅8月9日至13日的短短5天時間內,該劇累計播放量超5050萬次,全網傳播覆蓋約1.5億人次。
廣東網友“不吃榴蓮的嶺南丫頭”説,劇中展現的福山福水福味和非遺文化十分吸睛,“劇中男女主角林永福和阿美玩的景點、吃的美食、體驗的非遺,我都想去打卡一遍”。
專家指出,“利用微短劇這一新興傳播方式打造熱點,突破了傳統文旅宣傳的局限。觀眾不僅看到了景點,還可以通過對劇情的討論和分享,加深對當地的認知和好感。這有利於聚集人氣。”
8月20日,首個國産3A游戲《黑神話:悟空》問世,全球矚目。我省文旅單位“蹭”上熱點,推出《跟着悟空游福建 一起打開泉州和南平》等推文和視頻,推介游戲中的福建文旅元素。
“《黑神話:悟空》游戲畫面中黑熊精背後的高塔正是世遺古城泉州的地標——開元寺東西塔。此外,比吳承恩的《西游記》問世至少早200年,齊天大聖信俗的發源地南平市順昌縣就已經出現了可追溯的‘大聖文化’蹤跡。”省文化和旅游廳有關人士告訴記者,2011年,順昌齊天大聖信俗被列入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每年農曆七月十七,大聖信俗文化活動都會在順昌縣舉行,眾多海內外游客、大聖文化愛好者慕名而來。
今年暑期,我省各地文旅單位還“蹭”上奧運熱點,結合李發彬、李雯雯、邱祺緣等閩籍運動員奪金故事,創新推介我省特色文旅資源,推動“文旅+體育”“文旅+賽事”融合;組團赴埃及、匈牙利開展文化交流、旅游推廣活動,積極開拓歐洲入境游市場,在境外社交&&颳起一股“廈門好city”旋風,奧運會期間,廈門成為法國游客“反向游”熱門地TOP5。(記者 郭斌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