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能抬起來,腳也可以,恢復得不錯。”近日,看著前來復查的患者王乃文,龍岩市長汀縣濯田中心衞生院醫生王興文高興地説。
今年6月份,龍岩市長汀縣濯田鎮83歲高齡的群眾王乃文突發腦梗,病情緊急。家人將其送往較近的濯田中心衞生院胸痛卒中門診室後,主治醫師王興文通過遠程會診機制,&&縣級汀州醫院專家給予救治指導,順利使老人脫離險境。
圖為濯田中心衞生院醫生在為患者診療。(受訪者供圖)
王乃文被成功搶救的案例,是龍岩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取得成效的生動縮影。“以往遇到這樣危急的病例,鄉鎮衞生院基本無能為力。”濯田中心衞生院院長王敬榮説,通過醫共體建設、醫療衞生次中心打造等措施,當前衞生院已具備獨立開展溶栓治療能力,今年以來成功完成腦卒中、胸痛溶栓6例。
龍岩擁有全國醫保DIP付費改革、基層衞生健康綜合試驗區、安寧療護等多個國家級醫改試點。近年來,龍岩在落實有關改革措施的過程中,不斷推動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打造縣域醫療衞生次中心等,讓群眾看病就醫越來越方便、放心。
“目前,全市24家縣域醫療衞生次中心診療水平達到國家推薦標準,其中10家醫療服務達到二級醫院標準。”龍岩市衛健委黨組書記、主任藍凱英説。
今年龍岩市又在問需於民的基礎上,推出“改善就醫‘群眾可感可及’十件事”。“主要是針對群眾看病就醫的急難愁盼問題進一步優化醫療服務。”藍凱英説,例如開展“無假日”“夜間門診”醫療,推行“先診療後付費”,推進檢驗檢查結果互認共享等。
圖為龍岩市第一醫院眼科夜間門診。(受訪者供圖)
龍岩市第二醫院是當地20家推行“無假日”“夜間門診”服務的醫院之一。日前,記者在該院的皮膚科夜間門診候診區看到,晚上6時起該門診接診兩小時左右,就有近20位患者前來就診。
龍岩市二院門診部主任、主任醫師張經義介紹,目前該院已開放眼科、皮膚科、康復科等10個科室開展夜間接診。“為了更好地服務市民看病就醫,夜間門診也提供了專家門診預約。”張經義説。
數據統計顯示,當前龍岩市縣域內醫療衞生機構門急診人次佔比已超過六成。藍凱英表示,今後將持續深化醫改,推出更多便民就醫和保健新舉措,讓群眾“好看病、看好病、少得病”。(記者秦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