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設檔案,是指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等有關活動中形成並歸檔的科學技術文件材料,反映城市自然面貌和城市建築物、構築物、地上和地下管線等各項建設的真實情況。近日,漳州市在全省率先開通閩政通(漳州通)城建檔案線上查檔功能,將城市建設檔案服務從線下搬到了線上。
近年來,以建設國家級數字城建檔案館為主線,漳州再造城市建設檔案歸檔流程,創新便民查檔服務場景,實現工程檔案在線歸檔及建設工程檔案驗收利用全程網辦,便民查檔“零跑腿、零材料、零費用、一件事、一鍵辦”,為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提供了基礎應用支撐。
居民線上查
“這陣子我家和樓上樓下的鄰居家都有些漏水,由於小區較為老舊,查不清楚漏水原因,一時間也找不到管道鋪設圖,師傅沒辦法開工。”前不久,家住漳州薌城區藍天花園的周女士家裏遭遇上排水管道維修困難的麻煩事。
8月14日,聽説城建檔案查檔可以獲取房屋竣工時的管道鋪設情況後,她抱着試一試的心態登錄了閩政通。隨後,周女士輸入身份信息、房屋信息以及查檔用途後提交了申請,當天就收到了二至四層給排水平面圖、排水系統原理圖以及竣工圖等電子檔案。很快,物業和維修師傅便根據圖紙確定了管道漏水源頭,及時完成了檢修。
事實上,城市建設檔案可以運用的範疇很廣,譬如二手房買賣、舊房重新裝修、老舊小區加裝電梯以及地名變更等,均可以通過查詢城市建設檔案獲取基礎資料。
“我們將全部館藏檔案進行數字化,開發了線上查詢功能,向群眾提供住宅工程城市建設檔案的查詢利用服務。”漳州市城建檔案館副館長何佳文&&,隨着二手房交易、二次裝修等需求不斷增加,相關城市建設檔案查檔已成為高頻業務。
比如,傳統二手房交易模式由中介主導,因城市建設檔案查詢不夠便利,部分中介利用信息不對稱賺取差價。其中,交易二手房的關鍵一環是通過房屋竣工年限的長短來判斷公積金貸款的可貸期限,這就少不了城市建設檔案的查詢。
據統計,僅今年上半年,漳州市城建檔案館共受理在線查檔服務申請9094起、提供檔案利用150468卷。
城市在線建
傳統的城市建設檔案歸檔均由人工收集整理,紙質書寫或打印,難以實現建築工程建設的全過程收集,後期查找翻找查閱十分不便。城市建設檔案作為城市的身份證,是否能夠實現同步更新?
記者在漳州市城建檔案館的建設工程電子數據管理&&上看到,工程項目信息、項目責任主體信息、建設工程證書信息等項目信息一應俱全,同時有項目數據展示,可以直觀了解項目建設進度和完成情況。
以“漳州2021P16地塊1-3號樓及地下室”項目為例,項目自2022年3月開工後,便啟動工程電子文件編制工作。
“建設過程中,各參建單位通過建設工程電子數據管理&&,在線編制原生工程電子文件,經流轉簽批並加蓋單位電子政務章後,形成有效的工程電子文件。”何佳文介紹,待項目工程竣工後,這些工程電子文件形成檔案,在漳州市城建檔案館歸檔。
針對傳統城市建設檔案歸檔等問題,漳州市還在探索城建檔案管理“CIM+”應用場景。
“CIM是城市信息模型,好比樂高玩具的基本盤底座。‘CIM+’則是根據不同的需求,在這個基本盤底座上疊加功能模塊新增應用。”何佳文介紹,有了這套系統,方便對接接入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省一體化&&、公共數據庫等&&的文件數據,為城市建設檔案信息化建設向電子化管理、智慧化應用提供了公共數據和應用支撐,也為工程建設單位在線歸檔提供了一站式服務體驗。
與此同時,通過城市建設檔案管理“CIM+”應用場景,還能深度參與並監管指導工程建設單位。“有了這套系統,就可以要求建設單位從開工起填寫編制電子文件檔案和相關圖紙。”何佳文説,這樣做的目的是實現整個建設過程的電子數據化管理,實現城市建設檔案業務管理系統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工程建設全過程管理等有關業務系統之間的互聯互通和數據共享。(記者 杜正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