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福州8月17日電(劉默涵)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站在寧德市官昌水庫邊,輕風帶來的水汽,讓人頗感涼意。無人機一升空,監視器裏整個水庫的美景盡收眼底,它像一面巨大的天空之鏡鑲嵌在閩東的群山之間,波光與雲影交織,構成一幅美麗動人的自然畫卷。
官昌水庫航拍圖。該水庫是寧德市的重要水源地。新華網發(寧德水務公司供圖)
由福建水投集團寧德水務有限公司(下稱:寧德水務公司)投資7億建設的官昌水庫,是一座以供水為主,兼有灌溉、結合發電功能的中型水庫。該水庫於2018年7月24日正式下閘蓄水,設計日供水量30萬噸。
“這座水庫對於我們寧德來説意義重大,它的水源不僅保障了中心城區的居民用水需求,也為寧德時代、上汽集團寧德基地、中鋁寧德銅冶煉基地等重大項目的生産線提供了用水支撐。”寧德水務公司董事長周善敏説。
寧德市長期受制於海防前線位置和交通瓶頸,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後,一度被稱為中國東南沿海的“黃金斷裂帶”。近年來,得益於一個又一個重大産業項目落地開花,寧德培育形成了鋰電新能源、新能源汽車、不銹鋼新材料、銅材料等具有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的主導産業。在這些産業的推動下,寧德市GDP增速突飛猛進,在過去的5年中,寧德市GDP增速位居福建省首位,經濟總量歷史性地邁入全省前五、全國百強,成為福建高質量發展的新增長極。
寧德市第三水廠。新華網 劉默涵 攝
“在許多人的印象中,水務企業更多只是為城市居民提供用水服務,但它其實也是地方産業發展的重要保障要素。形像地説,水是工業的‘血液’,水務企業的供水能力,直接影響着地方産業的效能。”周善敏説,寧德市近年來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不斷培育適合産業“大樹”生長的沃土,在産業要素配套上創造了“寧德服務”和“寧德速度”。圍繞産業需求大力推動水務變革,正是“寧德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
數據顯示,自2012年以來,寧德水務公司不斷提高供水能力,累計投資13億元興建了官昌水庫、寧德市第三水廠,以及城鄉供水管網等項目,使寧德中心城區日供水能力由原來的8.72萬噸提升至29.72萬噸,供水區域由40平方公里增加至120平方公里,供水人口由20萬提升至65萬。
寧德市第三水廠供水調度中心一角。新華網 劉默涵 攝
走進寧德市第三水廠供水調度中心,幾位工作人員正端坐在工作&前,通過數字化系統對水廠供水情況進行調度。隨着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向縱深推進,寧德水務公司正加快布局、推進全業務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目前已經實現從原水到供水廠、管網、二次供水、終端用戶服務全流程數字化管理,供水管理效能得到全面提升。
“在我們的不斷努力下,公司的供水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上了一個新的&階。例如,漏損率從35%降低至10%以下,水質濁度指標由1.5NTU降低至0.5NTU,優於國家標準。”周善敏説。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夏季,由於持續高溫少雨,寧德市中心城區遭遇“特旱”,各城市供水水廠水源庫容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供水形勢嚴峻。寧德水務公司先後投産10個應急項目,通過智慧水務系統,合理調配了城區管網水量,確保了寧德中心城區的一眾企業沒有因為缺水而停工停産。2023年8月,隨着寧德市第三水廠三期擴建項目建成,中心城區供水緊張的局面得到徹底解決。
2024年寧德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未來將樹立“寧德地標”,致力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實施動力電池國家先進製造業集群培育提升三年行動,加快鋰電智能裝備製造等産業園建設,引進落地一批一二級新能源汽車産業鏈項目,發揮世界級頭部企業的韌性支撐、創新引擎、建鏈示範作用,積極謀劃布局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等未來産業。
“政府的規劃,對未來的用水需求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我們已經完成了第三水廠四期項目的徵地工作,屆時可以根據産業發展需要上馬四期項目,用好用足官昌水庫的日供水量,助力寧德地方産業集群高質量發展。”周善敏&&。
工作人員在水廠沉澱池巡查。新華網 劉默涵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