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莆田:發力生態警務,守護綠水青山-新華網
莆田公安機關深耕生態警務建設,圍繞“嚴打違法犯罪,維護生態安全”目標,全面開展聯防、聯打、聯控,實現對生態環境資源犯罪的精準打擊、深度打擊,築牢生態屏障,保護綠色家園。
EnglishEspañolFrançaisعربىРусский язык日本語한국어DeutschPortuguês中文/繁體 新華網,讓新聞離你更近!
推薦:泉州在線福建省衛健委福建省人防辦
新華社新華網新華網客戶端公司官網 證券代碼: 603888 新聞熱線: 0591-87381859
原創報道融視頻交互式報道新華訪談新華雲直播“飛閱”新福建海峽兩岸鄉村振興法治福建熱點專區推廣信息

莆田:發力生態警務,守護綠水青山

2024-08-16 10:17:53 來源: 新福建
字體:

  總長105公里的“全國最美十大家鄉河”木蘭溪穿城而過,65平方公里的生態綠心構築起城市生態屏障,11條荔枝林景觀帶形成“城市綠肺”……立秋時節,莆陽大地多姿多彩,生機勃發,一幅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相映成輝的美麗畫卷徐徐展開。

  8月15日是第二個全國生態日。這一首創性、標誌性的紀念日,體現了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地位,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一個全新的“綠色時代”正撲面而來。近年來,莆田市深入踐行治理木蘭溪的重要理念,以全面實施生態警務工作為抓手,探索設立“林長+警長”“河長+警長”等新模式新機制,嚴厲打擊涉生態違法犯罪,織牢織密綠水青山“守護網”,打造美麗生態新名片。

  因地制宜 打造融合高效警務

  “今天各組的巡邏路線,一組是……”8月13日,迎着清晨的曦光,仙游縣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向“生態義警”派發當日巡邏任務,分組徒步山間、巡查溪流,守護山區林區安寧。

  莆田市公安局運用“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治理機制,推動生態警務融入基層社會治理,整合鄉鎮幹部、網格員、護林員、河道管理員、志願者等各方力量,成立規模超過1000人的“生態義警”巡邏服務隊,因地制宜建立9個生態警務聯勤工作站點,圍繞生態要素共管、聯動巡查共防、邊界卡口共查等開展聯勤合作,積極打造陣地融合、數據融合、力量融合、文化融合的生態警務共同體。

  同時,莆田公安機關以“兩隊一室”為依託,深度融入莆田市委“全市一張圖、全域數字化”建設,持續深化“森林警長+河湖警長”工作機制,積極對接林業、生態環境、自然資源、水利等主管部門,打破信息孤島,實現信息資源整合共享,構建責任明確、結構優化、協同高效、打防結合的生態資源保護執法工作體系。

  地處仙游縣北部山區的鍾山、游洋、石蒼等7個鄉鎮,是仙游的綠色屏障和生態寶庫。今年,該縣成立北部山區生態警務中心,融合北部山區7個派出所,以及林業、應急、鄉鎮等多部門生態保護力量,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和信息的共享互通。中心依託聯勤聯防綜合指揮室,集指揮調度、視頻巡查、勤務管理於一體,24小值守,不定時巡查,快速高效反應。

  該中心推行無人機立體巡護模式,充分利用無人機巡查、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實現對山區生態環境的全天候、無死角監控。通過智能前端感知、實時圖像傳輸,第一時間掌握林區林情,再根據不同事件進行任務派發,不僅提高巡查效率和準確性,及時發現和處理森林火情,同時也有力震懾各類涉林違法犯罪,為生態保護提供有力支撐。

  重拳出擊 打擊生態環境犯罪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莆田公安機關深耕生態警務建設,圍繞“嚴打違法犯罪,維護生態安全”目標,全面開展聯防、聯打、聯控,實現對生態環境資源犯罪的精準打擊、深度打擊,築牢生態屏障,保護綠色家園。今年以來,全市相繼偵破多起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件。

  3月25日,涵江公安分局森林警察大隊獲悉有人正在進行非法狩獵,立即啟動聯勤聯防工作機制,充分發揮基層派出所、鄉鎮幹部、自然資源所等工作優勢,僅用2個小時便成功抓獲4名犯罪嫌疑人,現場解救野生畫眉鳥6隻,扣押獵捕設備3套。

  8月1日,城廂公安分局民警在開展治安巡邏中,在常太鎮坑洋村附近截獲一名背着麻袋、行為鬼鬼祟祟的男子。民警盤查發現,其所背袋子中有1隻畫眉鳥及捕獵工具獸套2副。其後,警方又在該男子住處查獲5隻畫眉鳥,涉案價值3萬元。

  今年4月,莆田首個“生態司法保護碳匯林”在涵江區萩蘆鎮崇聯村揭牌。作為林地補種、森林保護、水資源保護、碳匯教育的載體,“碳匯林”主要針對現階段無法或無需進行原地補植復綠的案件,開展定點異地補植復綠工作,責令負有生態環境修復義務的當事人從事修復勞動,繳納生態修復金或懲罰性賠償金,形成“刑事+修復”保護治理新模式,實現懲治犯罪和修復生態雙贏。

  莆田市公安局森林警察支隊支隊長鄭國介紹,公安機關與檢法機關研討協商,深入開展“碳匯林”等生態修復機制,在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的同時,鼓勵採取增殖放流、補植復綠、繳納修復費用等作為定罪量刑的因素。

 宣傳引導 生態理念深入人心

  “警察同志,我家田地裏有一隻大鳥,有點像保護動物。”今年初,一位村民來到仙游縣公安局蓋尾派出所報警。接警後,該所立即啟動生態警務聯勤聯動機制,通知縣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和縣林業局野生動物保護站工作人員聯合趕往現場處置。

  經辨認,該鳥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夜鷺,為成年體,其體表未見受傷。民警喂食後,聯合野生動物保護站工作人員將夜鷺在水草豐盛地區內放生。

  野生動物及時得到救助,是當地不斷強化宣傳教育,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的具體體現。莆田公安聚焦世界環境日、世界野生動植物日、植樹節、愛鳥周、全國生態日等主題節日,因地制宜開展形式多樣的生態環保宣傳教育,廣泛宣傳和普及環境保護知識,形成全社會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良好氛圍。

  “原來金豆也是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漲知識了!”連日來,莆田市各級公安機關以“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深耕生態警務 守護綠水青山”為主題,開展全國生態日宣傳活動,近2000名群眾參與到活動中,學習生態保護知識及法律法規。

  青山如黛,碧水如鏡。莆田公安深入踐行“兩山”理念,紮實走好生態安全治理之路,以“警察藍”的守護讓綠水青山更具平安底色,繪就人與自然和諧相融新畫卷。(記者 陳盛鐘 通訊員 朱中威)

[責任編輯:程立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