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上午,中國科學院院士謝華安、中國農業大學原副校長王濤、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和龍岩市農科所的專家,到龍岩市新羅區雁石鎮廈中村優質水稻新品種“福香佔”綠色栽培技術集成示範片,進行“福香佔”再生稻頭季産量測産驗收。
“‘福香佔’兼具産量高、質量好、抗性強、適應性廣等特性,尤其是其耐儲存、陳化率低的表現,有助於減少倉儲損失。從長遠看,這一品種的推廣種植,對於我們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具有積極意義。”謝華安説。
今年以來,謝華安多次帶領專家團隊到廈中村,對“福香佔”的播種期發芽率、秧田幼苗生長、高溫期抽穗結實率等情況進行細緻觀測比較,並針對市場需求解決生産技術問題,為當地農業産業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專家組考察發現,示範片長勢均衡,田間無明顯病蟲害,熟期轉色好。現場隨機抽取3塊田進行機收實割測産,平均幹谷畝産535公斤,創近3年頭季産量新高。
王濤介紹説,中國南方稻區有五六千萬畝耕地可以推廣種植再生稻。“福香佔”解決了傳統水稻生産方面的不少局限性問題,在節約人力資源、降低生産成本的基礎上,可以保證單位面積的産量;進倉兩三年,不加任何物理措施干涉,基本不陳化,非常具有推廣意義。
據悉,“福香佔”是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謝華安院士團隊選育的水稻新品種,2020年通過福建省審定。該品種豐産性好,稻米品質優,榮獲第三屆全國優質稻米食味品質鑒評(秈稻)金獎和2022年全國稻漁綜合種養優質魚米評比推介活動秈米組金獎。
今年,新羅區落實惠農穩糧政策,不斷增強糧食綜合生産能力,&&《新羅區供銷“三三制”模式及優質水稻推廣工作方案》,在雁石、適中、白沙等鎮建立“福香佔”綠色栽培技術集成示範片,推廣種植面積達5000多畝。(記者 戴敏 通訊員 沈益輝)
[責任編輯:程立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