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廈門湖裏“禁毒媽媽”:幫助“迷路的孩子”重歸正軌-新華網
EnglishEspañolFrançaisعربىРусский язык日本語한국어DeutschPortuguês中文/繁體 新華網,讓新聞離你更近!
推薦:泉州在線福建省衛健委福建省人防辦
新華社新華網新華網客戶端公司官網 證券代碼: 603888 新聞熱線: 0591-87381859
原創報道融視頻交互式報道新華訪談新華雲直播“飛閱”新福建海峽兩岸鄉村振興法治福建熱點專區推廣信息

廈門湖裏“禁毒媽媽”:幫助“迷路的孩子”重歸正軌

2024-08-08 21:08:15 來源: 新華網
字體:

  新華社北京8月8日電  8月8日,《新華每日電訊》發表題為《廈門湖裏“禁毒媽媽”:幫助“迷路的孩子”重歸正軌》的報道。

  入戶敲門,門開了一點縫,還沒來得及開口,就傳來一聲怒罵,對方狠狠摔上了門。

  這樣的閉門羹,廈門市湖裏區“禁毒媽媽”志願者高碧華不知已經吃了多少次。

  2005年,剛開始接觸禁毒工作的高碧華,就常常被戒毒康復人員冷眼相待,有的人明明在家,卻不接電話、不肯開門。“朋友遠離、親人不解、家人拋棄,他們敏感脆弱,一旦接觸外界,就會産生應激反應。”高碧華説。

  湖裏區江頭街道戒毒康復人員阿紅(化名)和她的丈夫,就曾讓高碧華屢屢受挫。在多次戒毒後,他們幾經復吸,家産殆盡,對外人的勸阻不管不顧,甚至出手相向。長此以往,阿紅的丈夫身患肺部重疾,窮得連治病的錢都拿不出來。

  “沒有人願意幫她,我就先幫她找到一份垃圾分類督導員的工作,然後為她丈夫買了一台呼吸機,久而久之他們就接納了我。”高碧華回憶。從那以後,每隔一段時間,阿紅就會來到街道特殊人群關愛服務管理工作站和高碧華嘮嗑,聊完後還會來上一個大大的擁抱。

  “他們並不是壞人,只是走錯了路,只要願意像母親相信自家孩子一樣,給他們時間與陪伴,他們同樣可以像正常人一樣回歸生活。”高碧華把戒毒康復人員比作是“迷路的孩子”,“孩子們”收穫了愛、親情、溫暖,慢慢地就視高碧華如同自己的母親。

  社區戒毒康復人員阿峰(化名)就是一名“迷路”又固執的孩子。有一天凌晨3點多,已經入睡的高碧華突然接到阿峰母親的電話:“我兒子把自己關在房間裏,一直喊着‘我快要死了’,快來幫幫他!”聽着電話那頭着急的求助聲,高碧華迅速穿好衣服趕到了阿峰家。

  “有人要殺我,媽媽快來救命……”房間內的阿峰精神出現幻覺。“我來了,不着急,有話慢慢説……”高碧華隔着房門安慰。聽到高碧華的聲音,阿峰漸漸冷靜下來,最終打開門,手上還流着血。見此情況,高碧華馬上和其他“禁毒媽媽”一起,將阿峰送到附近醫院包紮。

  “我印象太深刻了,那時阿峰的父親坐在急診室門口椅子上,老淚縱橫,滿臉愁容,嘴上一直嘟囔着以後該怎麼辦。”高碧華説,從那一刻起,她下決心一定要幫助阿峰。

  接下來的幾個月,高碧華只要一有空,就找阿峰聊家常,陪他吃飯、看電視、玩游戲,陪他過生日,參與到阿峰生活的方方面面。阿峰漸漸從陰影裏走了出來,生活重歸正軌。

  從事社區禁毒愛心幫扶工作並非易事。有的人畏難,一開始就沒有參與;有的人受阻,選擇半途放棄……但高碧華一堅持就是18年。“人多力量大,身邊越來越多熱心人士加入進來。”高碧華説。

  2008年,在湖裏區禁毒辦與江頭街道的支持和牽頭下,“禁毒媽媽”志願者服務隊正式成立。

  心理輔導、組織團建、找工作……“禁毒媽媽”成為社區戒毒康復人員抵擋毒瘴的防風林。經過多年發展,志願者隊伍已從最初的8人,發展到135人。點點微光聚集成火把,照亮了一群曾經的迷途者重回正軌的艱辛之路。

[責任編輯:蔣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