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高質量發展調研行|福州河道:告別污染 迎來“水上福道”-新華網
EnglishEspañolFrançaisعربىРусский язык日本語한국어DeutschPortuguês中文/繁體 新華網,讓新聞離你更近!
推薦:泉州在線福建省衛健委福建省人防辦
新華社新華網新華網客戶端公司官網 證券代碼: 603888 新聞熱線: 0591-87381859
原創報道融視頻交互式報道新華訪談新華雲直播“飛閱”新福建海峽兩岸鄉村振興法治福建熱點專區推廣信息

高質量發展調研行|福州河道:告別污染 迎來“水上福道”

2024-08-08 21:20:16 來源: 新華網
字體:

  新華社福州8月8日電 題:福州河道:告別污染 迎來“水上福道”

  新華社記者陳弘毅

  乘坐“福舟”遊船,劃開碧綠的福州白馬河水面,看著兩岸高大的榕樹伸出樹冠,遮住午後的酷暑,品一杯茉莉花茶,讓清香在唇齒間蕩漾開來,滿滿的“松弛感”讓人忘卻了此時還置身鬧市之中。

  “‘西湖-白馬河-東西河’內河航線全長約6.5公里。2022年後,福州又相繼開發打造了三捷河、流花溪、晉安河等各具特色的內河游線路。這些航線串起了西湖、三坊七巷、上下杭等福州的核心景區,是打開這座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的獨特方式。”談起一條條縱橫在繁華鬧市區的“水上福道”,福州市水務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客戶服務中心主管徐喆昕如數家珍。

  據介紹,今年上半年,福州的內河旅游項目已接待游客超24萬人次,節假日裏常出現遊船供不應求的情況。

  作為一座山水之城,福州三面環山,派江吻海,山水相依,河網密布。城區有內河139條,總長超過295公里,水域面積超過10.08平方公里,是國內水網平均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一。然而,一段時間以來,隨着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內河環境一度受到破壞。

  87歲的市民林國山在福州西湖邊住了大半輩子。他感慨地告訴記者:“福州西湖曾被辛棄疾作詞讚譽為‘煙雨偏宜晴更好,約略西施未嫁’,卻一度因內河污染而淤塞嚴重、水質惡化。開展水系治理,成為廣大市民的迫切期盼。”

  “症狀在水中,根源在岸上,核心是管網,關鍵在排口。”福州市城區水系聯排聯調中心副主任薛裕彬説,根據這一治水理念,福州近年來在水系綜合治理中堅持水岸同治、系統兼治,同步推行清淤、截污、清疏管網、治理污染源和實施城中村改造等,清除河湖污濁,“喚醒”滿城碧波。

  碧波回歸,治理成效如何鞏固深化?福州通過機制創新,在2017年成立城區水系聯排聯調中心,整合多個部門的管水權限,實現污水處理廠、管網、內河的“廠網河”一體化管理。

  薛裕彬説,依託智慧調度,福州利用閩江漲落潮水位差,對城區內河實施生態補水,每天兩次把1650萬立方米的閩江水引入城區內河,繞城一圈再出城,做到“把水引進來、讓水多起來、讓水動起來”,一城“活水”成為市民觸手可及的生態紅利。

  “這輩子又重見兒時的一汪清水了!”如今,林國山經常來到西湖和白馬河畔散步、打太極拳。

  在水系綜合治理過程中,福州堅持“人民城市為人民”,優化打造水系周邊環境,通過種樹、修路、亮燈、造景、建園,先後建成濱河林蔭綠道680公里,建設串珠公園379個,新建和提升濱河公園綠地5000多畝,讓城區水系成了市民家門口的休閒河、幸福河。

[責任編輯:蔣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