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福建省高新技術産業化效益指標位居全國第三位-新華網
"2023年,我省牽頭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33項,獲資助經費4億多元,創歷史新高。"
EnglishEspañolFrançaisعربىРусский язык日本語한국어DeutschPortuguês中文/繁體 新華網,讓新聞離你更近!
推薦:泉州在線福建省衛健委福建省人防辦
新華社新華網新華網客戶端公司官網 證券代碼: 603888 新聞熱線: 0591-87381859
原創報道融視頻交互式報道新華訪談新華雲直播“飛閱”新福建海峽兩岸鄉村振興法治福建熱點專區推廣信息

福建省高新技術産業化效益指標位居全國第三位

2024-08-02 10:30:56 來源: 福建日報
字體:

  記者從1日省科技廳召開的有關工作會議上獲悉,據《中國區域科技創新評價報告2023》顯示,我省在全國區域科技創新評價中上升1位(排名全國第十四位),其中高新技術産業化效益指標位居全國第三位,科技活動人力投入指標位居全國第五位。2023年度我省獲國家科技獎13項,牽頭完成5項,年度獲獎項數創新高。

  近年來,我省大力推動科技賦能産業,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在提升基礎源頭創新能力方面,2023年度我省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975項,資助經費5.28億元,獲批項目數為歷年之最。2023年度省自然科學基金立項數、資助率、資助經費均創歷史新高。

  着眼産業鏈整體突破,我省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2023年,我省牽頭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33項,獲資助經費4億多元,創歷史新高。聚焦我省重點産業鏈創新需求,組織實施了各類省級科技攻關項目3400多項,持續攻克一批“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寧德時代突破了大型鋰電池儲能系統關鍵技術並推廣應用;東方電氣研究院、廈門大學、福州大學也分別突破了海水原位直接電解制氫、智能邊緣計算、量子點新型顯示等關鍵核心技術;省農科院構建了國內首套國産化、高通量、低成本的水稻育種基因分型體系;福州大學、廈門大學2項科研成果成功入選2023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等。

  在科技創新的賽道上,企業是主角。我省大力培育壯大科技型企業群,深入實施高新技術企業“雙倍增”行動,強化精準輔導,優化認定流程。截至目前,高新技術企業達14561家,同比增長20.5%。支持企業用好用足惠企政策,2023年度全省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額首次突破800億元,減免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177億元。

  着力打通創新成果轉化為新質生産力的關鍵堵點。去年,我省全面鋪開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加快推進全省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公共服務&&建設,加速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全省技術合同交易額首次躍升至300億元大關、達到375億元。

  為促進科技與産業融合有新成效,今年,我省還將圍繞産業鏈部署創新鏈,支持科技龍頭企業等創新型領軍企業聯合上下游産學研力量共建創新聯合體;支持企業與高校院所、省創新實驗室聯合開展訂單式定向研發轉化及成果轉化應用示範,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增量提質”計劃,推動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數突破15000家。深入推行“揭榜挂帥”等科研攻關機制,每年實施10個以上重大科技創新項目(工程、&&),推動重大技術成果加速實現工程化和産業化。(記者 李珂)

[責任編輯:程立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