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福建:産業和教育融合“兩頭甜”-新華網
福建是民營經濟大省,正全力推進現代職教體系建設改革,加快建成職普有效融通、産教深度融合、科教創新融匯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助力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EnglishEspañolFrançaisعربىРусский язык日本語한국어DeutschPortuguês中文/繁體 新華網,讓新聞離你更近!
推薦:泉州在線福建省衛健委福建省人防辦
新華社新華網新華網客戶端公司官網 證券代碼: 603888 新聞熱線: 0591-87381859
原創報道融視頻交互式報道新華訪談新華雲直播“飛閱”新福建海峽兩岸鄉村振興法治福建熱點專區推廣信息

福建:産業和教育融合“兩頭甜”

2024-08-01 10:22:14 來源: 福建日報
字體:

  職業教育是實現新型工業化和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支撐力量,是源源不斷培養數量充足、結構合理、質量優良的高技能人才的主陣地。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加快構建職普融通、産教融合的職業教育體系。着力培養造就卓越工程師、大國工匠、高技能人才。

  2022年12月,中辦、國辦印發《關於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2023年7月,我省&&《關於進一步推動職業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十條措施》(以下簡稱《十條措施》),進一步推進福建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十條措施》是全國首個以省級政府文件落實《意見》的文件。

  福建是民營經濟大省,正全力推進現代職教體系建設改革,加快建成職普有效融通、産教深度融合、科教創新融匯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助力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搭建産教融合載體

  近日,在泉州晉江召開的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現場推進會上,福建盼盼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蔡金垵分享了自己的期待:“當前企業面對高端化、綠色化、數字化轉型升級與高質量發展的挑戰,我們對新型勞動者有迫切需求,對産品研發、技術改造、工藝提升迫切渴望,盼盼食品集團着力推進産教融合、科教融匯。”

  去年,福建盼盼食品有限公司獲評我省首批産教融合型企業。

  建設産教融合型示範企業是搭建産教融合載體的具體舉措之一。

  《十條措施》提出建設市域産教聯合體與組建行業産教融合共同體兩條具體舉措。支持産教資源相對集聚、産教融合基礎較好、需求旺盛的設區市,以産業園區為基礎,統籌區域內職業教育資源,按照“一地一案”打造一批兼具人才培養、創新創業、促進産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功能的市域産教聯合體。重點圍繞重要産業行業領域,支持龍頭企業和高水平職業學校牽頭,組建學校、科研機構、上下游企業等共同參與的行業産教融合共同體,匯聚産教資源,開發專業核心課程與實踐能力項目。

  為進一步推動職業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截至目前,我省共培育建設三批省級産教融合型企業103個、産業學院試點項目129個、職業教育集團(聯盟)45個、各類實訓基地398個,校企合作企業近9000家。

  此外,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等職業院校還牽頭成立全國現代港口物流等行業産教融合共同體,掛牌成立10個全國行業産教融合共同體,吸引上海交大、中國電子系統技術有限公司等600多家省外高校、企業及組織加盟。

  聯合培養技術技能人才

  技術創新和産業升級是企業發展的關鍵。

  低GI産品開發和鱈魚腸工藝配方品質提升取得突破,牽頭制定的鱈魚腸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成功立項……近年來,盼盼食品集團與中國農業大學、福州大學等高水平大學開展協同攻關,實現科研成果從書架走向貨架、從實驗室走向生産線。

  “解決高端産品研發和技術升級問題後,企業還需要大量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來確保日常的生産、檢驗和銷售。”蔡金垵説。

  如何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

  在盼盼食品5G智慧工廠小麵包生産線上,只見5G技術貫穿了從和面到醒發、烘烤等多個工序環節。

  “我們和泉州職業技術大學聯合培養運維工程師、電商人才,為盼盼食品5G數字工廠提供人才支撐。”蔡金垵介紹。

  創辦於1986年的泉州職業技術大學,以職業培訓為起點,在30多年的辦學歷程中探索出“以企養校、前店後校、工學結合、技能優先”的辦學特色。

  泉州職業技術大學校長吳濱如介紹,早在2013年,學校就提出了“産業夥伴型大學”定位,經多年實踐,形成了“以産為伴的辦學定位邏輯、為産定教的人才培養邏輯、助産高端的社會服務邏輯、與産共榮的校産合作邏輯”的“産業夥伴型大學”內涵。

  日前,盼盼食品旗下零食連鎖店品牌“零零嘴”全國首家校園店在泉州職業技術大學成功落地。

  “我們還一同孵化創業項目,將該校園店打造成為集教學、實習、實訓、銷售等功能於一體的教學一號店,開設‘零零嘴儲備店長’訂單班。”蔡金垵介紹,“該模式已在福建開始複製,備受大學生歡迎。未來希望能到更多省份的高校去,為我們未來在全國開設千家‘零零嘴’門店做好人才儲備工作。”

 産教實現深度融合

  職業教育,一頭連着教育,一頭連着産業。

  晉江是全國民營經濟最活躍地區之一,為産教融合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當前,晉江市共有經營主體超31萬戶、企業超10萬家,産業集群優勢突出。晉江探索産教融合的步伐也在加快:2所本碩高校、1所職業本科、1所高職、4所中職……經過多年探索實踐,晉江在全國縣域率先構建“中高本碩”貫通培養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去年10月,教育部公布首批28個國家級市域産教聯合體名單,晉江市域産教聯合體成功入選,是我省唯一上榜項目。

  去年同期,晉江市域産教聯合體在泉州職業技術大學揭牌。當地政府承諾將匯聚園區、院校、行業企業、科研院所等優質資源,全力爭創兼具人才培養、創新創業、促進産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功能的産教聯合體。

  “職業教育是離産業最近的一種教育形式,它與産業繁榮、城市發展密不可分。”吳濱如説,學校通過攜手創建晉江市域産教聯合體,縱向整合晉江職業教育中高職、本科和高水平大學的優質教育資源,抱團發展,在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改革中爭取更多先行先試的機會。

  去年以來,晉江市域産教聯合體建設提速推進,辦學規模日益壯大。目前,聯合體在校生規模達5.8萬人,年社會培訓5.6萬人次。其中,2023年培養全日制畢業生1.9萬名,超40%留在晉江,為晉江的産業發展和創新轉型提供了立體式、多元化、全周期的人力資源支撐。

  同時,聯合體立足産學研創一體化,推動“産業鏈、創新鏈、人才鏈、教育鏈”四鏈融合,産教聯合愈加緊密。先後落地香港理工大學晉江技術創新研究院、咸陽陶瓷研究設計院海西研發中心等12家高能級&&,今年來,促成産學研合作項目526個、投資額1.65億元。

  不止在晉江,我省圍繞福建“四大經濟”和電子信息、機械製造、石油化工等10個産業領域,結合區域産業發展特色,制定省級市域産教聯合體指導性目錄,共遴選6個省級市域産教聯合體,産業與教育在八閩大地實現深度融合。(記者 蔣豐蔓)

[責任編輯:程立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