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廈門港自主研發的龍門吊整機人工智能系統通過權威機構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檢驗測試,這在國內智慧港口行業領域尚屬首例。這套系統讓龍門吊更加“聰明”,具備自我感知和自主決策能力,提升港口作業效率的同時,更好地為安全生産保駕護航。
龍門吊整機人工智能系統由廈門港務控股集團成員企業福建電子口岸股份有限公司負責具體實施。該系統全套代碼自主原創,且各子系統均有完全自主知識産權。廈門港務控股集團相關負責人説,實現這些關鍵技術國産化的最大意義,在於全套系統自主可控。
據悉,這套系統相當於為龍門吊安上“火眼金睛”和“智慧大腦”,在多傳感器輔助下,可實現大車智能防撞、大車行走糾偏、智能集卡定位、吊具智能防搖、自動着箱等功能,使龍門吊成為一個具有多重感官的“全能選手”,最大程度解放傳統碼頭作業模式中對人力的高度依賴。“如此一來,能夠保障各種天氣環境下港口的裝卸效率和安全,有效提升碼頭的安全管理水平及自動化水平。”廈門港務控股集團相關負責人説。(記者 湯海波 通訊員 龔小婉)
[責任編輯:程立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