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三伏天防暑 中醫有妙招-新華網
15日,記者就此採訪了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人民醫院藥學部主管藥師陳明。
EnglishEspañolFrançaisعربىРусский язык日本語한국어DeutschPortuguês中文/繁體 新華網,讓新聞離你更近!
推薦:泉州在線福建省衛健委福建省人防辦
新華社新華網新華網客戶端公司官網 證券代碼: 603888 新聞熱線: 0591-87381859
原創報道融視頻交互式報道新華訪談新華雲直播“飛閱”新福建海峽兩岸鄉村振興法治福建熱點專區推廣信息

三伏天防暑 中醫有妙招

2024-07-16 14:40:11 來源: 福州晚報
字體:

  15日入伏,各地持續高溫,醫院裏有不少熱射病、心梗、急性腸胃炎、日光性皮炎等患者。從中醫角度來看,哪些防暑小妙招能幫助我們安然度夏?15日,記者就此採訪了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人民醫院藥學部主管藥師陳明。

  陳明強調,入伏後大家在起居方面應當遵循“少動多靜”的原則,每天作息要有規律,保證充足睡眠,注意勞逸結合,“夏季暑濕夾雜,容易傷津耗氣,常常引發心神不寧、急躁易怒等不良情緒。這時,精神調養需要以‘養靜’為主,避免遇事急躁、生氣惱怒,保持心情舒暢”。

  飲食上,可以以酸、甘為主。中醫認為,“酸”能斂汗;“甘”能增津。建議在菜肴中添加一些醋,多飲用酸梅湯,還可選擇楊梅、梅子、橘子、檸檬等酸性水果。

  風油精中含有水楊酸甲酯、薄荷腦,能夠防蟲去暑、提神醒腦。陳明支招,日常可用小噴瓶裝純凈水,滴入數滴風油精,充分震搖後放入冰箱冷藏。大汗淋漓、酷熱難耐時,可取噴瓶,噴脖子、手臂和腿的大關節處,給流經的血液降溫。

  中醫理論中,多個穴位具有解暑功效。陳明介紹:“人中穴位於鼻梁與嘴唇之間,按摩這裡可起到開竅醒神、解暑、鎮靜安神的作用。若有中暑症狀,可用大拇指按壓人中穴20秒左右,反復兩三次,便可緩解不適。此外,按壓雙手虎口處的合谷穴20至30秒,也可提神醒腦、解暑。”

  夏季防暑,少不了祛濕防暑、清涼解毒的涼茶。陳明説,一款紫蘇薄荷飲值得推薦。取紫蘇葉6克、薄荷葉3克,用沸水沖泡5分鐘,加上適量新鮮檸檬汁,調試後即可飲用。這種茶飲具有清涼解暑、提神醒腦的功效。(記者 朱丹華 通訊員 伍世軍)

 

[責任編輯:蔣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