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實踐隊員參與“銀耳姐姐”的直播活動。(福建農林大學供圖)
7月3日至6日,福建農林大學食用菌發展研究實踐隊赴寧德市古田縣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實踐隊先後通過參與直播帶貨、探訪企業、走進鄉鎮社區開展宣講、與縣領導對話等方式,切實體會古田食用菌産業踐行大食物觀,以科技為支撐推動産業振興的故事。
“這裡是寧德古田,銀耳之鄉,我是‘銀耳姐姐’,今天我們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們就是來自福建農林大學‘三下鄉’實踐隊的同學們……”佈置好背景、打開聚光燈,“銀耳姐姐”張家巧向直播間觀眾們熱情介紹着,實踐隊員也積極參與到直播活動中,與“銀耳姐姐”一起向消費者推介古田銀耳、品嘗不同口味的銀耳羹。
鮮燉銀耳羹、銀耳餅、銀耳面膜,以香菇、猴頭菇等為原料的素食預製菜、菌菇醬……進入古田食用菌企業的産品展廳,種類繁多的食用菌深加工産品讓隊員們眼花繚亂。在實踐活動期間,隊員們探訪了福建省三優農業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福建古田康億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古田食用菌企業,參觀了食用菌精深加工生産線、食用菌儲存冷庫,還參與生産流程,體驗食用菌産品包裝工序。
圖為實踐隊體驗食用菌産品包裝工序。(福建農林大學供圖)
從菌種、菌棒到食用菌産品,從工廠到直播間……實踐隊的足跡貫穿古田食用菌産業鏈。通過這次實踐活動,隊員們深入研究了古田食用菌發展模式,探究了科技如何“精鑄”古田實用菌産業。(黃丹藝 湯曉玉)
[責任編輯:陳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