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下午,武夷山市興田鎮衞生院家庭醫生團隊來到該鎮安置點,為避災轉移村民提供量血壓、體徵評估等汛期醫療保障服務,講解防汛健康知識。 (林李冰 熊林 攝)
眼下,是防汛抗災的關鍵時刻。連日來,閩北各地黨員幹部不懼風雨,下沉一線,積極轉移安置群眾,撐起一把把保護人民群眾的“平安傘”。
“為村民的安全奔波很值得”
“黃老伯,黃老伯,開開門……”13日,延平區樟湖鎮高洲村駐村第一書記吳英傑焦急敲着村民黃聲興家的院門,暴雨聲不時地蓋過了敲門聲。
終於,黃聲興開門了。“接到上級通知,未來幾天會持續強降雨,您住在這裡太危險了,現在要立即轉移到村裏的集中安置點……”吳英傑開門見山地説。
“我都住在這兒多少年了,下個雨能有啥危險,沒事,這時候這麼忙,不給你們添麻煩了,我就不走了。”黃聲興擺了擺手説。
看著黃聲興無動於衷,此時的吳英傑急了,竟耍起了“無賴”。“那您不走,我們也不走了,晚上就留在這裡陪您。”
黃聲興得知,吳英傑與村幹部們這一天冒着暴雨在高陡邊坡來回巡查,又在村裏挨家挨戶敲門勸導轉移,忙前忙後的,看見他們身上濕透了,終於“松了口”。
吳英傑與村幹部們趕忙&&他收拾東西,送他前往安置點,看著他安心住下才放心。
“為村民的安全奔波很值得。”當晚,在吳英傑與村幹部們的連夜奮戰下,高洲三洋19戶38人全部順利轉移。
“在這裡,吃得好住得好”
“在這裡,我們吃得好、住得好,你們安心工作,小寶寶也很乖,有鎮村幹部在,不用擔心哈!”6月14日上午,在政和縣鐵山敬老院集中安置點,王旺仔正在給外地工作的兒子王傑打電話報平安。
今年62歲的王旺仔是鐵山鎮半洋村畬頭自然村村民,該村為地質災害點。在政和縣防指啟動防暴雨洪水Ⅲ級應急響應後,鐵山鎮挂點領導及駐村幹部逐戶勸導村民及時轉移,全村共計25戶54人轉移安置到位,其中49人轉移至鐵山敬老院集中安置點,包括王旺仔一家,其餘5名投親靠友。
“我們昨晚在鄉鎮幹部幫助下,到了安置點,這裡環境衞生都很好,很溫馨。”王旺仔的兩個兒子都在外務工,他和妻子林滿玉帶着孫子平安住在安置點,他説,“被褥被套和枕頭都是新的,熱水器、空調等設備都有,安置工作很到位,我們昨晚終於睡了個安心覺。”
“這裡功能齊全,配備有廚房、餐廳、洗衣間、康復室等生活功能室,完善全屋地面防滑、樓道走廊防摔等無障礙設施,安裝有電梯,作為鎮裏的集中安置點,我們積極配合防汛轉移安置工作,更好地為村民提供舒適的居住環境、衞生的用餐場所、溫馨的生活區域。”鐵山敬老院負責人吳傳盛説。
“真是謝謝你們了”
“虞大爺,腿傷好些了嗎?我剛去了你家,把你家的雞鴨喂了。你放心在兒子家裏好好養傷,千萬別回老房了。”14日,松溪縣花橋鄉官後村村幹部電話&&了村民虞長興,送上關心。
“你們放心,我不會亂跑回去,絕對不給你們添亂。這次真是謝謝你們了。”虞大爺説。
兩天前,虞大爺在上廁所時因地面濕滑不慎摔倒,導致腿部受傷。當時,老伴正欲尋求鄰居幫助,恰逢挂村幹部葉文興與村支書范祖進正在村裏逐戶排查,勸導地質災害點的群眾進行安全轉移。
得知情況後,葉文興與范祖進立即趕至虞大爺家中,建議其前往醫院接受檢查與治療。然而,虞大爺認為自身傷勢輕微,且家中還有農事需處理,不願就醫也不願離家。
“你這老房子處在地質災害點上,這些天強降雨,住着很不安全,要轉移到安全地點。”村幹部們一邊勸導,一邊&&上了虞大爺在松溪縣城定居的兒子,其兒子聞訊後迅速趕回。在眾人勸説下,虞大爺終於同意轉移。
為避免在轉移過程中加重虞大爺的傷勢,大夥兒協助虞大爺坐在凳子上,並合力將其抬上車,送往醫院。經醫生診斷,虞大爺為腿部肌肉扭傷,虞大爺領取相應藥物後,村幹部又幫助虞大爺轉移到其兒子家居住。(記者 徐陸鋒 黃傑敏 通訊員 周方穎 李海玥 游立成 范鑫琳 葉帝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