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會現場。 新華網 劉豐 攝
新華網福州5月24日電(劉豐)“近5年,福州數字經濟規模年均增速20.7%,佔GDP比重超55%。”在5月24日召開的第七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數字福州建設成果新聞發布會上,福州市大數據發展管理委員會主任薛博説,2023年,數字福州建設各項工作成效領跑全省,市民數字獲得感不斷提升。而市民的數字獲得感正是來自不斷拓展的數字應用場景。
開電動車上路就焦慮?超充來了
駕駛電動汽車上路,你有“補能焦慮”嗎?在福州,福州城投新基建集團攜手華為快速上線運營13座超充站,共337把充電槍,率先建成了全省最大的“城市超充圈”。目前,超充站已累計提供服務近40萬車次,實現極高的周轉率。
同時,福州還落地了全省首個集華為超充、光伏、儲能、電池智能檢測技術的“榕城小福數字能源”示範站。該站單槍最高充電功率達600千瓦,實現“充電一秒一公里”。
“迅速建設以‘超快充’為代表的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是加速汽車電動化快速發展的關鍵路徑,可有效解決用戶購買新能源汽車對充電問題的顧慮。”福州城投新基建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江星&&,根據福州市關於進一步構建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體系實施意見的要求,城投新基建高效建成“超充服務網”,助力福州打造“超充之城”。
據悉,2017年,福建率先啟動“電動福建”建設。截至2023年底,福州市新能源車保有量13.58萬輛,佔汽車總保有量的6.7%;同期全市累計建成充電樁2.4萬個,車樁比5.7:1。預計至2025年底,福州新能源乘用車銷量滲透率將超50%。
“我們距離工信部‘十四五’規劃的車樁比2:1,還有很大距離,已有充電樁多以120kW的普通快速充電樁為主,充電速度慢、充電樁布局不均的問題依然突出。”江星介紹,到“十四五”末,城投新基建擬完成100座充電站、1000根超快充樁的建設目標,其中光儲充檢站和超充站50座以上,滿足至少10萬輛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
一個地址多個地名?有標準了
孩子辦理入學,不動産地址和戶籍地址雖然是同一個地方,但名稱不一致,平添不少麻煩。不僅僅是辦理入學,地址不“標準”還會給戶籍辦理、企業註冊、房産交易等造成諸多不便。
在福州,這個問題已得到很好地解決。“福州市標準地名地址數據庫建設項目已全面完成,並投入實際應用。”福州市勘測院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建介紹,數據庫對全市175萬個二維碼門樓牌地址數據進行空間位置核實,整合公安(861萬條)、不動産(513萬條)、市場監管局(113萬條)、民政地址編碼數據庫(11萬條)等行業地址庫,實現已産生的存量地址關聯。
同時,福州已上線福州市地名地址管理服務&&,打通民政、不動産、公安、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與地名地址管理&&之間的數據流,實現地名地址數據從産生、變更、應用到消亡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以及基於業務的協同更新,保障新産生的增量地址一致。
截至目前,福州市地名地址管理服務&&已向全市包括福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福州市統計局、福州市應急管理局、福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等在內的28家單位近30個項目提供標準地名地址數據服務。
近期,福州市地名地址管理服務&&在“e福州”上線了“地址問題反饋”功能。市民用“e福州”掃描門樓牌二維碼,若發現&&地圖上顯示的地名地址信息與實地不一致,可通過手機提交反饋。反饋件一經採納可獲得“e福州”交通紅包獎勵。
“社會生活的各類信息中有80%的比例是與空間緊密相關的。類似地址這樣看似平凡的標識,一旦實現空間化及標準化,將發揮出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吳建&&,地名地址數據庫建設是數字福州時空數據建設的重要內涵,未來將在各項數據基礎上,利用數字孿生技術,構建一個與真實城市相對應的虛擬城市模型,通過元宇宙理念,將用戶的社交、娛樂、工作等活動與城市空間無縫關聯,打造一個統一的孿生城市元宇宙時空底座,為智慧城市管理提供全面、精準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