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福州5月20日電(記者秦宏、王奕涵)初夏的百香果苗,爬上了田裏的藤架。雖然剛露出花苞,但甜蜜的味道似乎早已甜到果農心裏。去年,閩西武平縣果農羅琪亮的60余畝百香果,畝均利潤約1.5萬元。望著長勢正好的果園,他嘴角不自覺地上揚,“我今年已經種植第八年了,見證了本地百香果從試種植到闖出名氣。”
一位農民展示采收的百香果(資料圖片)。新華社發(史開心 攝)
武平縣地處閩西山區,人均耕地面積不足一畝。過往,當地農民多向經濟作物及養殖業要收益,羅琪亮的家鄉象洞鎮就曾是生豬養殖大鎮。但由於散養規模小、環保設施投入能力不足,周邊河流水質不同程度受到污染。2014年前後,政府引導不少養殖戶逐步退出。
為保障退出生豬養殖後的群眾收益,武平縣組織考察尋覓新商機,過程中發現了當時在市場上熱銷的黃金百香果的産地條件與本地較為相似。“於是縣裏就組織帶領群眾到廣西、海南等地參觀學習,並引進開始試種植。”武平縣農業農村局經作站負責人林文明説。
武平縣象洞鎮等種植區屬於高海拔盆地,平均海拔400多米,年平均溫度在17至20攝氏度之間,陽光充足、氣候溫和,光熱、水資源豐富。當地引進試種植的結果出乎意料,生産出來的黃金百香果,外形、口感和個頭上相較市場産品都更勝一籌,深受市場歡迎。
由於品質好、市場認可度高,武平縣的百香果種植面積迅速增加,産業發展迅速。去年,當地百香果種植面積達到2.88萬畝,産量3.5萬噸。當地還建起標準化育苗基地8個、後處理中心30余個,形成了從育苗、種植到加工、銷售全産業鏈條。
王秀珍是當地一名返鄉創業大學生,百香果産業發展為她提供發展事業契機。2018年她創辦了武平縣優達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建立當地首家百香果標準化育苗基地,以“公司+基地+農戶”模式,推廣高産、優質百香果種苗及標準化種植管理模式,並不斷延伸産業鏈。
人們在福建邵武市衛閩鎮舉辦的農民豐收節上選購百香果(資料圖片)。新華社記者 馬平 攝
“去年,通過網絡銷售&&,公司的武平百香果創下單日電商訂單突破20萬單的記錄。”王秀珍説,産品主要銷往珠三角、長三角,及福州、廈門等城市。
近年來,優達公司在銷售鮮果的同時還投資建設了百香果深加工項目,引進生産線推出百香果幹、百香果酸奶飲品等系列産品。“百香果還可應用於生物飼料、生物醫藥等領域,這項‘甜蜜’事業的潛力很大。”王秀珍説。
記者了解到,從引導農民轉産到謀劃産業科學發展,武平百香果産業的發展和品牌打造,離不開當地政府的有效服務。政府在初始階段給予基礎設施投入補貼,引導金融機構給予優惠貸款支持;種植成規模以後及時引進加工企業,發展農旅融合擴大知名度,以及加大對優質種苗、先進栽培技術的研究投入等。
“縣裏高度重視對‘武平百香果’品牌的維護,積極推動經營主體開展綠色、無公害食品認證;將符合條件的百香果生産經營主體列入福建省食用農産品達標合格證與一品一碼追溯並行系統,加強生産過程全程監控管理。”林文明説,品質是百香果産業發展的基礎。
近年來,為促進三産融合發展,武平已連續4年舉辦百香果“果王”大賽,並設計“武平百香果”表情包、IP形象,融入武平縣中國農民豐收節活動,成為鄉村旅游的形象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