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芝麻薏米奶糕 (受訪者供圖)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推進農産品生産和初加工、精深加工協同發展,促進就近就地轉化增值。
福建是地理標誌産品大省,地理標誌商標總數位居全國第二。如何讓地標産品“就近就地轉化增值”?近日,記者在我省食品創業公司的實踐中,看到了企地聯手助力鄉村振興的一種新解法。
粗糧“細吃”漲身價
薏米、抹茶、桂花、貢米、酸棗……今年初,一款款特色元素滿滿的“浦城福禮”,出現在當地特産展示館、酒店景區、鄉賢企業的展示櫃中,也進入不少浦城人的購物車,成為春節走親訪友的理想伴手禮。
從浦城城區一路向北,便抵達位於閩浙贛三省交界處的官路鄉。這裡薏米種植歷史悠久,400米以上的平均海拔、全年顯著的晝夜溫差、特殊的地形地貌使當地的薏米遠近聞名。2008年,以官路鄉為核心産區的“浦城薏米”成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産品。
“浦城薏米位列福建省道地藥材‘福九味’之中,是藥食皆佳的健康食品。2020年中國品牌價值評價結果顯示,其品牌價值在48億元以上。”官路鄉鄉長李坤介紹道,做足品牌文章,招引精深加工企業成為促進當地薏米種植戶增收的關鍵。
薏米桂花糖、薏米奶糕、薏米夏威夷果……品嘗着福建麥殼裏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生産的加入浦城薏米製成的各類茶點,在官路鄉長年種植薏米的信源合作社董事長廖小洪頻頻點讚。他説:“作為粗糧,薏米適口性不佳限制了推廣。製成茶點後,有效彌補了這一短板,進一步打開了薏米的銷路。”
據了解,目前,浦城薏米市面收購價相較於外省薏米産區均價每市斤高出約2元,而製成茶點後,價格又至少翻2倍以上。
穩定的品控和準確的定位,是麥殼裏食品創始人馬火盛歸納的兩大經營難點。“福建是産茶大省,也是飲茶大省,茶點製作的門檻並不高,再新奇的創意也容易被模仿,只能通過把控原料品質,做寬品牌‘護城河’。”馬火盛&&,因此,他將企地合作作為突破口,充分發揮地方政府熟悉地標産品供應鏈、加工鏈的優勢,尋求打造地域特點鮮明的專屬茶點。
不褪青綠有秘方
適逢新一年的開茶季,位於浦城縣榮華山産業組團的中谷茶業廠房內,龐大的碾茶生産線轟鳴作響。村民從周邊茶山上採下新鮮的茶青,源源不斷地送入流水線。作為閩北地區最大的抹茶生産企業,在4月到10月的茶葉採摘期間,中谷茶業每日碾茶加工能力在3噸以上。
“抹茶需要使用茶鮮葉進行生産。”中谷茶業職工葉健霞介紹道,鮮葉在1小時內便會發生氧化,因此公司選擇在浦城、松溪等優質綠茶産地布局生産線,方便現採現制。
據了解,抹茶在日本、歐美等地備受消費者歡迎,目前中谷茶業年出口産品價值超1億元。隨着越來越多國內消費者接受和喜愛抹茶,該公司看準了國內抹茶類食品市場呈現出的巨大增長潛力,從日本引入高度自動化的氣流磨粉設備,從主營抹茶半成品生産向精深加工轉型。
2022年12月,在中國商業聯合會發布的全國商業科技進步獎名單中,中谷茶業植物功能成分提取精製關鍵技術和産業化應用項目獲特等獎。該技術克服了市面上多數抹茶産品加熱後易變色的問題,為烘焙食品開發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
“抹茶粉中的茶多酚具有較強的抗氧化作用,但高溫烘烤非常容易變色,此前我們只好使用進口産品。在浦城縣政府的牽線下,我們與中谷茶業建立了合作,沒想到解決了這一長期困擾公司的難題。”麥殼裏食品烘焙師林定鋒説,去年,公司用中谷抹茶粉開發的茶點“抹茶薏米夏威夷果”,已成為公司最受歡迎的茶點産品之一。
企地合作創精品
為何瞄準“土特産”開發茶點?還要從馬火盛創業之初説起。
2019年,原本從事幼兒教育行業的馬火盛為了開發更健康的零食,瞄準安全健康食品的市場機遇,涉足烘焙和茶點製作。
在推廣産品過程中,他與“中國好糧油示範縣”浦城縣一拍即合,決定充分利用當地豐富的地標産品,探索企地合作模式,賦能精品茶點的研發。
“精品茶點原料品控上成本不低,我們決定先走高端路線,打造以浦城地標産品為原料,能展現當地形象和地域文化的禮盒。”麥殼裏食品營銷負責人潘詩慧介紹道,浦城縣相關負責人和各部門全力幫助企業協調原料供應,並為推動一、二、三産融合發展獻計獻策。
除了薏米、抹茶,丹桂、酸棗泥、各家水稻合作社的大米等各式各樣“浦城福禮”禮盒也陸續亮相。在禮盒的外包裝和內附卡片上,浦城剪紙、浦城詩詞等元素一應俱全,以“鄉情”為主題的産品宣傳片也在當地媒體上發布。
起於浦城,不止於浦城。如今,詔安的青梅、永春的枇杷、周寧的紅茶、安溪的鐵觀音,以及省外的文昌椰子、平陰玫瑰、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的牦牛奶……麥殼裏食品與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建立了合作關係,共同開發的茶點包含了近30種各級地標産品。“不少地標産品為藥食同源,我們計劃與榕樹家中醫智慧診療&&等合作,實現健康諮詢與産品的精準匹配,讓人們吃得更健康。”談及未來,馬火盛信心滿滿。(記者 賴昊拓 王永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