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福州2月12日電 題:“茶桌普法”——福建山區林業工作新景象
新華社記者李昊澤
嵩溪鎮是福建省三明市清流縣一個山區鄉鎮,全鎮約五分之四的面積是林地,過去亂砍亂伐、違法佔用林地等事件不斷,但近幾年卻大變樣,去年只出現1起林業違法案件,森林覆蓋率逐年提升。要問背後的原因,鎮裏人指了條路:到林業站泡泡茶就知道了。
最近,記者到嵩溪林業站採訪,站長林光忠在茶桌前打開了話匣子:嵩溪鄉風淳樸,之前不少鄉親第一次到林業站諮詢政策,進門前先在&階上蹭蹭腳底的泥巴,進了門話還沒説,先掏出煙來遞上一圈,要是不接,諮詢的問題都講不利索。
另外,林光忠梳理林業違法案件發現,知法犯法的情況少,更多是群眾因不懂法又缺乏生態保護意識,才造成“無心之失”。
“森林生態保護工作要更加貼近群眾才行!”為了做好林業政策法規宣傳普及工作,林光忠考慮到福建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喝茶的習慣,便把“喝茶聊天”運用到工作中。此後,但凡有鄉親來站裏,林光忠先邀他們坐上茶桌,喝兩杯熱茶,鄉親們心情一放鬆,思路也就活泛起來。
就這樣,茶桌漸漸成為嵩溪林業站重要的普法陣地,宏觀政策精神、抽象法規條文,都化作談天説地中通俗的話語,就着茶水流進鄉親們心裏。若還是一不小心違規砍了樹、佔了林地,鄉親們也能在茶桌上得到整改補救的建議。
除了茶桌上“點對點”發力,嵩溪林業站也做“面”的文章。每逢鎮上“趕圩”,全站6名工作人員就集體出動,拉起寫有護林愛林標語的橫幅,到賣雞賣鴨的群眾中間去“吆喝”,解釋林業相關政策法規,宣傳生態保護理念。
想做張桌子,屋後的樹能不能砍來用?林子邊的空地可不可以用來修棟房子?時間一長,鄉親們的“茶桌提問”多了起來,越來越多的人知道,樹不能隨便砍、林地不能隨便佔,生態保護意識得到很大提高。
清流縣林業局局長黃毅剛告訴記者,“茶桌普法”並非嵩溪林業站獨有,全縣不少鄉鎮林業站用更柔性、更接地氣的工作方法,讓森林生態保護工作更貼近群眾。
據統計,清流縣森林覆蓋率從2021年的78.7%提升至2022年的80.23%,森林蓄積量達到1830.8萬立方米,林業違法案件數量呈現逐年減少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