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到來,鄉村升騰起濃濃的年味。位於福建福州的千年古村落侯官村熱鬧非凡。與以往不同的是,村民們不只是張羅着自家過春節,也敞開大門、擺出特色美食好物,走上舞&參與“村晚”演出,與鄉親、游客們一起歡喜過大年。
“福州地道的炒糕、八果飯,年夜飯必備!”“純手工打制的魚丸,又大又香!”“快來嘗嘗海鮮鍋邊糊!”……順着吆喝聲望去,整條古街上各色小吃、土特産琳瑯滿目,沿街的村民紛紛在家門口擺起攤位叫賣傳統小吃、土特産、花卉等。
“80後”吳佳賢在攤位前幹得起勁,他拿着鍋鏟在一口大鍋裏不斷地攪拌着紅薯澱粉糊,再用力地翻炒至半透明狀,最後撒上花生、瓜子仁和芝麻,一道炒糕就完成了。製作過程中,外地游客好奇地觀看著,不少人排隊購買。
“市集人來人往,最多的時候一天要炒十大鍋,手工製作的年節小吃比較有‘古早味’,最近挺受歡迎的。”吳佳賢説。他從小在村子里長大,曾外出當過廚師,藉&古街復蘇的“東風”,便回村開了個攤位,全家人一起忙活得不亦樂乎。
村民吳佳賢在製作地方傳統小吃炒糕。新華社記者鄧倩倩 攝
村民們感嘆:村子裏好久不見這樣濃重的年節氣氛,記憶中的“快樂老家”又回來了。
侯官曾是福州的代名詞,侯官村是1300多年前侯官縣的行政中心。村內這條長達一公里的古街,曾是閩江畔一大市集。城鎮化進程中古街市集一度沒落,但經過搶救性保護和修繕,去年重新“開市”。
“從去年12月底開始為期兩個月的侯官文化節系列活動,讓古街重現盛景,也擴寬了村民在家門口增收的渠道。”侯官村黨委書記王國志説,村民們腰包鼓了,精神文化生活也不可或缺。
侯官市集上的剪紙傳統技藝展示。新華社記者鄧倩倩 攝
侯官村今年第一次舉辦“村晚”,古街口的鄉村舞&張燈結綵,閩劇、非遺展示、歌曲、舞蹈等表演應接不暇,其中有半數以上都是村民自發排演的節目。
平均年齡60歲左右的婦女們送上舞蹈《歡天喜地》《侯官是我家》。“我們是村裏的一支廣場舞隊,成立將近10年了,之前經常到各地去參加比賽,這兩年村裏有了鄉村舞&,大家都積極上&表演。”侯官魅力舞蹈隊領隊楊惠玲説。
一群孩童也上&演奏長笛《祝福你》,他們是村裏的長笛樂團。“我們召集村裏學長笛的孩子排練了一段時間,小朋友們對參加‘村晚’表演很是激動。”音樂老師鄭欣宜説,作為本地人,很開心能為家鄉的文藝事業做點貢獻。
侯官長笛樂團的孩子們在“村晚”舞&上表演。新華社記者鄧倩倩 攝
侯官文化節的活動仍在繼續,古街市集熱鬧不停。正月初五,“財神”將在侯官古街送出“吉利話紅包”;正月十五“侯官宴”現場,許多閩劇角色也將在古街為大家演繹千年故事。(記者鄧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