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林票當鈔票,青山是銀行-新華網
EnglishEspañolFrançaisعربىРусский язык日本語한국어DeutschPortuguês中文/繁體 新華網,讓新聞離你更近!
推薦:泉州在線福建省衛健委福建省人防辦
新華社新華網新華網客戶端公司官網 證券代碼: 603888 新聞熱線: 0591-87381859
原創報道融視頻交互式報道新華訪談新華雲直播“飛閱”新福建海峽兩岸鄉村振興法治福建熱點專區推廣信息

林票當鈔票,青山是銀行

2023-12-27 11:06:16 來源: 半月談
字體:

  三明市地處福建省西部群山之中,全市森林覆蓋率達77.12%,綠色是這方土地最鮮明的底色。聞名全國的三明林改推進20多年以來,以青山茂林換得富民增收。

  營林成“金”

  初冬時節,在三明沙縣區夏茂鎮梨樹村村口抬眼望去,四下山林綿延,蒼翠無邊。

  難以想象,如今山林豐茂的梨樹村曾面臨着“失山失林”的危機。“村裏年輕人大多外出。”梨樹村村委會副主任曹家其説,留守村民大都無力管理林地,也不具備相應的知識和財力,林子多是任其自由生長,長勢難佳。

  第一輪林改後,“均山到戶”的紅利逐步減弱,農村勞動力再次外流,各村大都面臨林地沒人管、沒錢管、不會管的困境,林農將自家林地“一賣了之”的情況時有發生。

  “我們近年來探索聯合經營模式,促進林地經營向專業化、規模化方向發展。”三明市林業局局長陳平説,三明市充分發揮國有林場、龍頭企業的技術優勢和資金優勢,讓專業人做專業事,以合作造林、託管經營等模式,將分散的林地集中經營,大大提高了林地産出率。近3年來,三明全市培育包括家庭林場、合作社、股份林場等經營主體3100多家。

  同時,三明探索“林票制”改革,將國有單位與林農、村集體合作經營林地的林木折資量化,發放可以流轉、質押的林票。林地經營動輒數十年才談得上的收益,一下子變成看得見摸得着的“現錢”。

  在梨樹村與官莊國有林場合作經營的2000余畝林地中,首批栽種的200畝杉樹苗已高過了人,總計90多萬元面額的林票發至村中。“林子長成後,官莊林場承諾以每畝13立方米的出材率保底收購,收益比自己管理多了近一倍。”梨樹村村民洪集體説,林票在手,未來的收益就有了保障。“現在林子就像個‘綠銀行’,林越綠人越富,沒人不盼它長得好。”

  林下“掘金”

  2013年,清流縣嵩口鎮滄龍村村民陳榮傑在家鄉的森林裏做起林下倣野生靈芝種植的生意。“森林生態環境好,種出的靈芝綠色無污染,更受消費者認可,價格也比普通靈芝高上許多。”改良密集種植技術、延伸加工産業鏈、開發高附加值衍生産品……沒砍一棵樹,陳榮傑每年就能獲得約30萬元的利潤。

  “發展林下經濟兼顧生態資源保護和利用,為農民帶來源源不斷的收入。”陳平介紹,自2021年以來,三明市以真金白銀扶持林農、林業專業合作社、家庭林場發展林下經濟,又&&政策獎勵符合條件的道地藥材種植基地,鼓勵其發展林下種植。

  沙縣區重點推廣沙縣小吃配料林下種植;尤溪縣馴化石蛙探索林下生態養殖;清流縣設立專項資金保障林下崗梅種植……而今,三明市11個縣(市、區)的林下經濟爭芳鬥艷,逐步形成“一縣一特色”的格局。

  清晨陽光映射龍棲山水杉大道,游客早早到此留影

  以林“吸金”

  2019年,三明市在全國首次提出“全域森林康養”理念,“變砍樹為看樹”,大力推動森林康養産業發展。

  初冬金黃的水杉整齊排列在柏油路旁,遠處山間小鎮時聞鹿鳴呦呦,鎮口“龍棲山森林康養小鎮”幾個大字映照着暖陽。康養小鎮地處將樂縣西南,位於福建龍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這裡如今成為遠近聞名的旅游打卡地,是當地政府堅定不移推動林地保護、發展森林康養的結果。

  2018年,龍棲山啟動生態林贖買工作,累計贖買(租賃)生態林1.37萬畝,同時推出一系列措施着力龍棲山生態修復。自2021年元旦正式開園至今,康養小鎮吸引超10萬名游客來到龍棲山,體驗清新的空氣和慢節奏的森林康養項目,在此生活的農戶搖身一變成為老闆。

  如今的三明還着力創新醫養結合模式,融合當地特色林下種植作物,開發出“明八味”森林康養藥膳原料,培育“森林康養+觀鳥休閒”、中醫理療、教育研學等新業態,滿足多層次市場需求。(記者 李昊澤)

[責任編輯:鄭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