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福安:非遺制糖成就“甜蜜産業”-新華網
EnglishEspañolFrançaisعربىРусский язык日本語한국어DeutschPortuguês中文/繁體 新華網,讓新聞離你更近!
推薦:泉州在線福建省衛健委福建省人防辦
新華社新華網新華網客戶端公司官網 證券代碼: 603888 新聞熱線: 0591-87381859
原創報道融視頻交互式報道新華訪談新華雲直播“飛閱”新福建海峽兩岸鄉村振興法治福建熱點專區推廣信息

福安:非遺制糖成就“甜蜜産業”

2023-12-26 10:02:29 來源: 福建日報
字體:

  冬至時節,蔗糖飄香。距離福安城區8公里的城陽鎮化蛟村坂頭自然村,沉寂了一年的蔗寮重新恢復生氣。村民正忙着收割甘蔗、古法熬製紅糖,非遺制糖成為農戶增收的“甜蜜産業”,助力鄉村振興。

  坂頭村所處的富春溪沿岸自古以來就是閩東重要的甘蔗産區。《福安縣誌》記載,明朝時,福安境內甘蔗面積約2萬畝,年産量約5萬噸。每年到了農曆十一月,甘蔗收成,村莊裏連空氣都飄浮着淡淡的蔗香。沿江村莊臨時搭蓋的糖寮人來客往,車水馬龍。福安制紅糖色澤紅潤,型如板塊,又稱板糖。

  春節吃紅糖是福安人的一個傳統習俗,寓意甜甜蜜蜜。在工業制糖漸漸取代手工糖的今天,儘管古法制糖的價格高出工業糖數倍,但福安人還是對古法紅糖情有獨鍾。

  傳統的古法紅糖熬製流程極其繁複,其工藝要歷經“五榨三濾兩浮一沉”,將甘蔗切碎碾壓,榨出汁液,用大鍋以小火熬煮,經過榨汁、開泡、趕水、搖瓢、打沙、成型等一系列過程,成糖需要6道工序,耗時約3個小時。

  近年來,福安注重挖掘傳統手工藝的文化價值,將古法制糖列入福安市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保護名錄,舉辦紅糖文化旅游節宣傳紅糖文化;當地成立紅糖專業合作社,對種植、生産、包裝等進行嚴格管理,提高品質。

  近年來,福安以“合作社+産業基地+農戶”等方式發展古法制紅糖産業,帶動了糖蔗産業的發展,助力蔗農增收。福安市城陽鎮化蛟村黨支部書記卓傑介紹,目前僅化蛟村就有紅糖合作社3個,帶動全村發展糖蔗基地500多畝,加上外來代加工全年可産紅糖250噸左右,紅糖年均産值達2000多萬元。(通訊員 李鬱 林耀琳)

[責任編輯:鄭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