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廈門熱鬧的中山路邊上,有個面積約0.35平方公里的社區——仁安社區。社區雖小,底蘊卻深,在這裡,轉角就能遇到名人故居。這為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以文化人”提供了豐厚的人文沃土。
據統計,仁安社區轄內有名人故居13處、文化老街巷18條、歷史風貌建築28處,家風家訓代代相傳,是一個人文薈萃的傳統歷史文化社區。仁安社區依託人文故居街巷游開發了文人故居、愛國主義名人故居以及華僑名人名居三條線路。借助這種優勢和積累,仁安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積極開展各類講座和主題黨日活動,將優秀的傳統文化送進更多群眾中,社區積澱的人文資源逐漸被打造成百姓家門口的優質講堂。
2022年,文明實踐站組建了“人文故居”志願服務隊,74歲的社區居民方耀庭就是其中一員。每到周末或者節假日,他便化身社區義務導游,講述仁安故事,吸引了不少人駐足傾聽。

方耀庭為青少年講述仁安故事。(仁安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供圖)
“在這兒,我們是社區居民,也是志願者。我們將繼續學習、探索,更好地服務大家,讓好家風助力社區治理,也讓更多人了解老廈門的歷史。”方耀庭説。
與名人故居、歷史古跡交相輝映的,還有老街巷裏另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最美”牌匾。
漫步小巷,不少居民的家門口都懸挂着“最美庭院”“睦鄰之家”等牌匾。近年來,仁安社區發起了最美家庭、最美婆媳、最美鄰里等系列評選,宣傳身邊的家庭之美、鄰里之美、街巷之美,凝聚鄰里和睦家園共建的意識。

老街巷裏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最美”牌匾。(仁安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供圖)
仁安社區黨委副書記吳玢説,2023年的評選主題是“最美治理人”,旨在表彰為社區關愛弱勢群體、睦鄰友好、社區建設與發展等做出重要貢獻的單位和個人。
“我們依託實踐站裏的居民議事廳&&,通過摸底把關、社區公示、自治小組議事決策等程序,已經評選出百位“最美”人物,這些榜樣與力量在小巷中傳遞,讓鄰里之情更深了。”吳玢説,未來,仁安社區將繼續活化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陣地,引進更多資源,開展服務滿足居民的需求;加強志願服務隊伍建設,實現積分兌換制度、讓實踐站服務與志願者建設更好的結合在一起;持續發掘居民需求,引導居民參與,助力社區治理現代化。 (李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