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中華穿山甲現身閩侯和建陽-新華網
EnglishEspañolFrançaisعربىРусский язык日本語한국어DeutschPortuguês中文/繁體 新華網,讓新聞離你更近!
推薦:泉州在線福建省衛健委福建省人防辦
新華社新華網新華網客戶端公司官網 證券代碼: 603888 新聞熱線: 0591-87381859
原創報道融視頻交互式報道新華訪談新華雲直播“飛閱”新福建海峽兩岸鄉村振興法治福建熱點專區推廣信息

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中華穿山甲現身閩侯和建陽

2023-08-23 10:35:50 來源: 福建日報
字體:

  中華穿山甲的利爪清晰可辨。(受訪者供圖)

  感覺到危險時,中華穿山甲就把身體蜷曲成一團。(受訪者供圖)

  近日,福建植物調查團隊林漢鵬、羅蕭及兩棲爬行類動物愛好者陳宜都一行,在閩侯縣開展動物資源調查時,於旗山一帶偶遇一隻中華穿山甲。

  當時,這只中華穿山甲正沿着公路緩慢移動覓食。經現場觀察,這是一隻剛成年的雌性個體,身體狀態良好。拍攝記錄後,調查人員便引導其重回山林。

  林漢鵬等人常年在該區域開展野生動植物資源調查。他&&,中華穿山甲雌性個體的發現,説明此區域內可能分佈着一個具有繁殖能力的中華穿山甲種群,“同時也説明,隨着生態建設力度不斷加強,當地野生動物棲息地得到有效保護,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正逐漸增多”。

  穿山甲被認為是地球上現存最古老的物種之一,其最大特徵是周身覆有堅硬的鱗片,是挖洞和攀爬的能手,靈巧的舌頭能夠快速精準地捕食螞蟻、白蟻等昆蟲,有效控制森林生態系統中的白蟻數量。據統計,一隻穿山甲一年可以守護350畝林地不受白蟻威脅,因此,穿山甲素有“森林衛士”之稱,具有重要的生態、科研、社會價值。目前全球已知存在8種穿山甲,分佈在中國境內的主要是中華穿山甲。

  由於非法貿易、棲息地遭破壞等原因,世界各地穿山甲種群數量銳減。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穿山甲被列為“極危”等級。2021年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布的新版《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穿山甲屬所有種的保護等級由二級上升至一級。

  無獨有偶,據南平市建陽區融媒體中心微信公眾號“建陽新聞”報道,建陽區一週內兩次發現中華穿山甲。

  報道稱,8月20日晚,熱心市民在建陽區一小區內發現一隻中華穿山甲,隨後報警,把這只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送往區森林公安部門。21日,在建陽區將口森林派出所,林業部門的專業人員會同民警一起對這只中華穿山甲進行了檢查,發現其身長約70厘米,體重約2.3公斤,因鼻尖與右前爪均有受傷,暫不符合放生條件。這只穿山甲將被送往野生動物保護機構進一步檢查與救治,待其傷情恢復後,再擇期選址進行放生。

  而在8月14日,在建陽區黃坑鎮,一村民在自家外墻處也發現了一隻中華穿山甲。經當地森林公安部門檢查,這只穿山甲各項指標良好,符合放生條件,已在武夷山國家公園放生。

  歷史上建陽所屬的武夷山脈曾是黑麂、中華穿山甲等旗艦物種的分佈區,但工作人員&&此前已很多年沒有觀察到它們,最近一週內兩次發現野生中華穿山甲,説明建陽區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群眾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也越來越強。

  近年來,我國採取一系列措施,嚴厲打擊穿山甲非法貿易,推動穿山甲棲息地恢復和保護,大力開展穿山甲資源監測和保護工作。我省林業部門組織相關科研院校開展中華穿山甲資源專項監測,各大自然保護區相繼通過紅外觀測到中華穿山甲野外活動身影,各地陸續救助了一批中華穿山甲並將其放歸野外。記者從省野生動植物保護中心獲悉,近年來,全省每年救助的中華穿山甲數量均在20隻左右。去年以來,我省還為3隻中華穿山甲安裝了衛星定位追蹤器,之後放生於浦城、福清、平潭等地。監測記錄顯示,放生之後的中華穿山甲健康狀況良好。(記者 張輝)

[責任編輯:連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