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是首個全國生態日。武夷山市舉辦主題活動,現場發布法治護航生態文明建設、國家公園建設、環帶建設取得的成績,介紹了生態保護“一二三”機制、低碳旅游、茶園碳匯情況。
近年來,武夷山堅持將生態保護作為立市之本、興業之基,聚焦護綠擴綠轉綠工程,按照“國際標準、國內一流、武夷特色”的要求,加快環武夷山國家公園保護髮展帶建設;積極探索法治保障生態文明建設的方法和路徑,着力構建“教育、保護、治理、打擊、修復”五位一體法治保障機制;創新生態建設“一委二長三員”機制,加快推動森林、茶園碳匯等生態産品價值實現,加快創建低碳旅游城市。先後被評為第二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生態綜合補償試點縣、第五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實現了生態保護、綠色發展、民生改善相統一。
當天,武夷山市還組織了全國生態日系列活動。在武夷山市馬廠洲污水處理廠,志願者和社區工作人員參加該廠的公眾開放活動,了解水質檢測的原理與設備,進一步認識水資源的污染與防治,零距離感受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在景區南路口,綠色高質量發展圖片展通過百餘張生動的圖片展示了武夷山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成果。
在星村鎮燕子窠,農技人員現場為茶企茶農開展綠色生態茶園技術宣傳指導,講解技術要點,提升茶企茶農生態管理意識。
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為首個全國生態日增添一抹來自武夷山的鮮活色彩。(李茜)
[責任編輯:袁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