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夏至養生 溫熱清淡勿貪涼-新華網
"原料:荷葉15克、茯苓15克、蓮子15克,粳米或小米適量。"
EnglishEspañolFrançaisعربىРусский язык日本語한국어DeutschPortuguês中文/繁體 新華網,讓新聞離你更近!
推薦:泉州在線福建省衛健委福建省人防辦
新華社新華網新華網客戶端公司官網 證券代碼: 603888 新聞熱線: 0591-87381859
原創報道融視頻交互式報道新華訪談新華雲直播“飛閱”新福建海峽兩岸鄉村振興法治福建熱點專區推廣信息

夏至養生 溫熱清淡勿貪涼

2023-06-25 10:55:06 來源: 廈門日報
字體:

  夏至節氣是盛夏的起點,氣溫高、濕度大,常有雷陣雨。廈門市中醫院主任中藥師鄭東建議,夏至過後,養生保健要順應自然氣象的變化,總結為:“清心寧神防濕侵,養護陽氣正當時。”

  在起居養生上,順應自然陽盛陰衰的變化,晚睡早起,但晚睡不應超過23點。每日安排午間小憩,以半小時到1小時為宜。

  夏日腠理開泄,易受風寒濕邪侵襲,睡覺時注意風扇和空調不要對着頭、腳直吹,室內外溫差不宜過大。可以在清晨或傍晚天氣較涼爽時進行散步、慢跑、打太極等舒緩的戶外運動。若運動過激、汗泄太多,易傷陰氣,亦損陽氣,切不可馬上大量飲用冰飲,更不能立即用冷水淋浴,以免引起寒濕痹症。

  飲食養生上,要溫熱清淡,切忌肆意貪涼,如貪食雪糕、冰飲。過食生冷易傷及脾胃陽氣,導致腹瀉、食欲減退。此時我們的消化功能相對較弱,可適當食些苦味,如苦瓜、蓮子心泡水,袪暑清熱。閩南人常喝的茅根冬瓜茶也是解暑佳飲。

  醫生推薦一道清暑化濕、寧心安神的養生藥膳粥品——荷葉茯苓粥。

  原料:荷葉15克、茯苓15克、蓮子15克,粳米或小米適量。

  做法:將荷葉放入鍋中,加水浸泡15分鐘,煎湯去渣,把茯苓、蓮子、粳米或小米洗凈放入藥湯中,武火煮沸後文火慢煮為粥,出鍋前可根據個人口味加入少量熟肉沫、食鹽或糖。

  對於陽虛體質的人,可在此時適當吃一些溫陽的食物,如牛羊肉。醫生推薦溫陽、補氣、益血的夏至養生湯品——腱子肉煲湯。

  原料:核桃仁15克、百合6克、桂圓肉10克、大棗5枚、生薑5片,豬腱子肉一塊。

  做法:將以上原料洗凈,與焯過水的豬腱子肉同燉至軟爛適宜。(記者 劉蓉 通訊員 倪晶瑩)

[責任編輯:袁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