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55歲的章建明在零工市場微信小程序上發布信息後不久,就接到一單幫人搬家的業務。“兩三個小時就能搬完,賺200元。”他説。
零工市場作為提供靈活就業崗位信息的重要載體,對拓寬靈活就業渠道、培育發展新動能具有重要作用。為促進勞動者就業增收,眼下各地大力推進零工市場建設,為勞動者靈活就業提供優質高效服務。
三明市正在推廣的零工市場,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運營模式,僱主和靈活就業者在微信小程序上完成招聘信息發布、崗位匹配、接單、保險購買、結算、完工確認、服務評價等,讓“馬路零工”風吹日曬下“等活兒”,變為舒舒服服在家“刷活兒”。
打零工更方便
過去,打零工群體大多頂着嚴寒酷暑在馬路上接活,由此被稱為“馬路零工”。將樂縣零工市場線下服務點斜對面的“二橋下”,正是章建明以往“等活兒”的地方。“有時等不到業務,白站一天。像這樣的下雨天,等業務的、招人的,都不愛到橋下去,就在家閒着。”9日上午,將樂縣零工市場線下服務點揭牌儀式後不久,章建明就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註冊賬號,併發布了題為“小工/雜工、搬運/運貨、裝卸工”的工作意向。
三明市政府向第三方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購買服務,開發“數智零工”微信小程序。通過小程序&&,供求雙方在線上發布意向,即時推單、接單,不見面就可確立勞務關係。以往的“馬路零工”們,如今在家裏就可以實現“一機在手、工作不愁”。
在線供需對接得益於零工數據庫的建立。轄區凡有意願從事零工的人員,以及有意願雇用零工的信息,都會被納入零工市場信息&&數據庫。不熟悉手機操作的靈活就業者,則可以通過服務點窗口人員,為其發布求職信息或辦理接單。
勞動權益無法得到有效保障,是靈活就業者群體面臨的最大難題,意外傷害險可減輕他們的後顧之憂。三明市有關部門積極與商業保險公司探索建立保費低、保額高、受理賠付便捷的零工意外傷害險,目前已和中國人民財産保險公司達成合作,60歲以下人員的最高理賠金額為100萬元,60歲以上人員最高理賠金額為80萬元。“我們會引導僱主在發布任務時為零工人員在線購買零工意外傷害險,按行業風險等級每單保費3~10元,很多僱主願意買。”將樂縣零工市場工作人員介紹道。
招零工更放心
“在小程序上招了兩個電工,都有證,用着放心。”人手不足時,從事空調清洗、水電維修、管道疏通等工作的陳自林需要一些臨時雇工,零工市場微信小程序成為他找幫手的橋梁。
條件資格審查確保“找對人”。零工信息&&設置了限制性工種認證機制,解決過去“馬路零工”存在的不具備所從事工作條件、資格等問題。凡在&&發布意向從事有技術要求或需持證上崗工種的零工人員,需上傳相關證件,如代駕需持有相應的駕駛證,電工作業需持有電工上崗證書等。
好差評機制助力招工“不踩坑”。零工人員和僱主完成了勞務關係後,僱主對零工人員的工作質量、服務態度進行評價,對被投訴服務態度差、工作質量不好的零工人員,運營方在調查核實後予以教育、告誡,直至拒絕為其發布零工信息,確保零工市場健康有序運營。
線上結算保權益、減糾紛。零工市場&&引入第三方線上支付結算和開具票據功能。雙方商議好工作報酬後,僱主將金額轉入線上支付&&。零工人員完成工作任務並經僱主確認後,線上支付&&為其結算報酬。有票據需求的僱主,當前由零工市場運營方為其代開發票,未來可在&&自主開具票據。
“我在&&上是僱主也是零工人員,目前幾次接單、招人的體驗都很好。”陳自林説。
補短板促提升
三明零工市場的探索,暢通了靈活就業者與僱主之間的交流渠道,補齊了零工市場普遍存在的短板,提升靈活就業者的福祉。
矛盾糾紛妥善化解。僱主與零工人員之間因報酬、工作質量等方面發生矛盾糾紛,雙方均可通過零工市場&&線上或線下投訴。接到投訴後,零工市場&&會與當地社會治理綜合服務中心&&相銜接,及時協調推動僱主與零工人員矛盾糾紛的解決。
借工具、提技能、幫創業,“授人以漁”。零工市場線下服務點專門配備有一些專業性較強、使用頻率較低的勞動工具,可免費借給零工人員應急使用,減少其因缺乏專業勞動工具無法接受工作的煩惱。零工市場不定期為在&&登記的人員免費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和禮儀培訓,不斷提高零工人員的服務素質和技能。對於有創業意願的靈活就業人員,相關部門將其納入創業服務範圍,實施培訓、孵化、服務“一條龍”創業幫扶。
此外,零工市場&&增加了大數據看板,有利於相關部門實時掌握轄區零工供給與需求動態情況,為零工市場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決策。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工程,零工市場的建立,旨在補上靈活就業群體、超齡群體的就業短板。”三明市人社局副局長陳永連&&,三明市各縣(市、區)將立足縣域經濟特點,積極創新就業服務舉措,打造具有三明特色和優勢的靈活就業品牌。(記者 方煒杭 馬丹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