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知大道,必先為史。為了深入推動“四史”教育入腦入心、走深走實,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傳承。黨史故事百校講述活動從用好校史中蘊含的豐富黨史資源入手,鼓勵師生通過微視頻形式,多維講述黨史人物故事與自身感悟。文物切入、舊址探訪、書信朗讀……高校師生以不同視角探尋先輩們的奮鬥軌跡,跨越時空同頻共情,感悟先烈們的愛國之心與報國之志,感觸老一輩科學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的炙熱初心與優良作風。
他是勇於探索生物學科前沿的開拓者,也是桃李滿園的教育家,他率先推廣和應用“以蟲治蟲、以菌治蟲”。
從“光肥平衡的周期變化規律”到“土壤肥力生物熱力學”理論的建立,侯光炯院士開闢了一條獨具一格的土壤研究之路。
1990年12月,全國設計工作大會頒授首批中華人民共和國工程設計大師稱號,城市規劃類只設一名,任震英獲此殊榮。
在這條中國重化工業崛起之路上,他走在前面,拼在前面,不拘於時,不頹於勢,他開拓的是中國重化工業的一片天地。
一首歌伴隨着電影《風雲兒女》響徹在中華大地,這首歌就是《義勇軍進行曲》,它的詞作者就是田漢。
吳玉章是新中國新型高等教育的開拓者,他一生堅持革命,堅持辦教育,自始至終把教育事業作為革命事業的一部分。
他曾循循善誘地教導師生,“一定要熟悉新的時代生活,接觸、熟悉新的人物、新的風貌,從而最完美地去反映。”
陳光中在中國政法大學近70年的時光裏,與無數法學人一起投身於共和國的法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