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必看!如何讓快高考的孩子調整好情緒-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5/31 11:40:22
來源:新華社

家長必看!如何讓快高考的孩子調整好情緒

字體:

當高考倒計時牌上的數字一天天減少

不少考生家庭裏的空氣變得緊繃

心理學上的“高壓鍋效應”可能正在上演——

適度壓力或許能讓考生在考場上超常發揮

但持續高壓卻讓身心不堪重負

如何把焦慮轉化為動力?

海南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醫學心理科醫師蔡悅

給正在衝刺高考的家庭送來一份實用心理指南

高考倒計時,“高壓鍋效應”正在上演。


考生:做自己情緒的“首席調節官”

1.允許情緒“冒泡”,給壓力找個出口

面對高考感到焦慮是大腦的正常應激反應

不如試試這些解壓妙招:

吶喊釋放法:在無人角落大喊幾聲消散壓力

運動宣泄法:嘗試慢跑讓多巴胺帶來愉悅感

書寫療愈法:記錄“情緒日記”以抵消煩惱

適當吶喊可以釋放部分壓力。

2.重塑認知:高考是“加油站”而非“終點站”

不要掉入“考不好就完了”的思維陷阱

與其焦慮未來不如每天做“睡前成就復盤”

對着鏡子練習“成功微笑”

用“今天又進步了”代替“還有好多沒學”

大腦會逐漸建立積極的思維模式

對着鏡子練習“成功微笑”,逐漸建立積極的思維模式。

3.作息管理:效率比時長更重要

在高考衝刺的關鍵時期

規律作息是高效學習的“秘密武器”

熬夜會讓大腦“死機卡頓”

建議每天保證7到8小時睡眠

讓大腦和身體充分“充電”

每學習一段時間就起身活動活動

讓緊繃的神經及時放鬆

 

家長:做孩子最堅實的“心理後盾”

1.情緒管理:淡定是最好的安慰劑

家長需注意:

避免高頻詢問“復習得怎麼樣”

減少“全家押寶高考”的儀式感

用“今天累不累?”替代“這次能考多少分?”

家長要做孩子最堅實的“心理後盾”。

2.期待管理:看見努力比關注分數更重要

當孩子成績波動時,不如試試這樣溝通:

“你這道錯題整理得很認真,下次定能避免!”

“你最近早起背單詞,這份堅持太了不起了!”

 

3.後勤保障:用細節傳遞無聲支持

合理安排孩子飲食、保證營養均衡

鼓勵孩子適當運動放鬆心情

為孩子營造放鬆的備考環境。

專業預警:這些信號需要特別關注

如出現以下情況建議及時&&心理專家:

生理層面:持續心悸、腹瀉、不明原因疼痛

情緒層面:變得容易哭泣、持續煩躁易怒

認知層面:無法集中注意力、出現自傷念頭

行為層面:徹底拒絕復習、晝夜節律顛倒

 

記者:陳凱姿

圖片由新華社采編助手AI生成

【糾錯】 【責任編輯:趙文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