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誦經典,雅韻傳文明——華中農業大學“金秋雅韻”文化育人實踐-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5/21 17:56:41
來源:新華網

金秋誦經典,雅韻傳文明——華中農業大學“金秋雅韻”文化育人實踐

字體:

  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推進文化育人是新時代高校立德樹人的重要內容。華中農業大學堅持將文化建設貫穿育人主線,堅持文化建設以育人為旨歸,堅持一個“品”字,突出育人品性、學術品貌、文化品位。自2007年起,精心打造了“金秋雅韻”詩文朗誦經典文化育人系列活動,以雅篇雅趣雅學雅集,育美育趣育心育魂。

  在堅守中濃郁育人氛圍

  為揚國學之風、傳典籍之雅、正校園之美、養少年之氣,在2007年學校語言文字工作會議上,時任校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副校長高翅提出:當下社會各種意識形態的藝術或者審美,對大學産生了衝擊和影響。我們認為,低俗不是通俗,慾望不代表希望,單純的感官娛樂不等於精神快樂。思想精深的作品能夠幫助人們發現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靈的美。要把學校的語言文字工作與校園文化建設緊密結合,與人才培養緊密結合;要把大學建設成為全校師生共同的精神家園;要創作和推出具有華農特色的高雅藝術、文化精品,“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

  隨後,學校黨委宣傳部、教務處、校團委等相關部門組建了首屆金秋雅韻詩文朗誦會創作團隊,設立文學顧問組、策劃編排組、舞&舞美組、語言指導組等工作組。2007年9月19日晚,正式推出首屆“金秋雅韻”詩文朗誦會,如“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般浸潤了華農師生的心靈。此後,學校貫徹落實中宣部等《關於以傳統節日為主題開展經典誦讀和詩詞歌賦創作活動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將“金秋雅韻”詩文朗誦會作為常態化品牌活動,一年一個主題,一屆一番風貌,一代代堅守傳承。目前,“金秋雅韻”詩文朗誦會已在學校順利舉辦17屆,千余名愛好者登&演出或參與創作,數萬名校內外師生親臨見證,成為了湖北高校中廣受讚譽的華農人獨有的文化品牌活動。

 在融合中創新育人體系

  堅持與德育融合,引領學子明德強能勵志篤行。十餘年來,學校堅持與時俱進,緊扣時代脈搏,圍繞國家發展需求,賦予“金秋雅韻”詩文朗誦會獨特而鮮明的主題,生動詮釋時代的內涵精神,啟迪和引導師生勇擔時代大任,與祖國同向同行。2008年,形成了“愛與生命”的主題。2010年,“人•自然”主題契合了學校師生對低碳、綠色、科學發展的深層思考,引導廣大師生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2016年以“心中的豐碑”為主題。2019年,“我愛這土地”的主題恰好一語雙關的詮釋了金秋雅韻的深遠意蘊,在華中農大師生們深情誦讀的詩篇中,愛國愛校情愫也在承繼延展。2021年,金秋雅韻以“尋跡難忘歲月 吟咏生命詩韻”為主題,引導青年一代用詩歌創作回望歷史的足跡,用激情朗誦分享學習感悟,創寫人生與時代的錦繡文章和動人詩篇。2023年主題為“品天地大美 赴詩意人生”,生動詮釋“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的哲學精神,師生們在吟誦中體會詩詞背後的意蘊,感受對生命的尊重和熱愛,珍惜當下的一切美好。每年鮮活的主題,生動將經典文化融入到了學生的成長成才過程中。

  堅持與智育融合,引領學子以學益智以學修身。學校邀請名家來校與師生面對面交流,舉辦“説給青年的話”名家朗誦專場、“正確地站在舞&上”“如何藝術發聲”等專題講座。同時,學校持續推出了“國學夏令營”“中華傳統文化研修班”“朗朗獅山”“詩韻華農”等經典文化育人活動。豐富多彩的活動幫助同學們構建起“求真、崇善、尚美”的意義世界,也促進了師生融樂、激活了校園創意,使五平方公里山水校園處處洋溢着活力和生機。

  堅持與美育融合,引領學子向真向上向善向美。“金秋雅韻”每年的主題不同、場地也隨之變化。從竹林之間,池水之上,劇場之中,遍佈校園。學校依託藝術設計專業特色,組織師生自行設計舞&舞美,引導師生在設計中感知美、表達美、傳遞美。同時在表現形式上,以立體、生動的展現詩歌的意境。朗誦形式不僅有獨誦、輪誦、合誦等,還增加了大學生藝術團的伴唱、哼唱。不僅有古箏、琵琶、小提琴等傳統伴奏,還有鋼琴的即興演奏,舞蹈的形體語言,聲光電影情景交融,以情托聲,以情感人,豐富的藝術表現手法讓師生們備受感染。同時,學校加強美育類高階通識課程建設,經常性開展古今中外藝術經典賞析與鑒別,引導師生摒棄低俗、庸俗、媚俗的低級趣味,讓廉價的笑聲、無底線的娛樂遠離校園;組織形式多樣、品格高雅的藝術實踐活動,引導師生在欣賞美、表達美、創造美中純潔道德、豐富精神、陶冶情操。

 在發展中提升育人成效

  十餘年來,“金秋雅韻”堅持一個“品”字,在提升育人品性、學術品貌、文化品位上不斷創新發展。近年來,“金秋雅韻”詩文朗誦會的朗誦作品由名家名篇轉向師生原創詩文,朗誦人員由專業朗誦大家轉向普通師生,參與方式由指定人選轉向海選報名。活動堅持師生的主體地位,把舞&交給師生,讓師生成為校園文化創作中心和主體。每年圍繞主題,學校師生會推出系列校園原創詩歌作品,學校教師根據一張汶川地震照片創作而成的現代詩《堅守》、散文詩《對一片樹葉的凝視和牽掛》,由大學生藝術團和曲藝社本科生原創的作品《旅程》等,均成為反響較好的朗誦佳作。

  歷經17屆的連續舉辦,“金秋雅韻”參與範圍不斷擴大,影響力也不斷提升,數千名師生參與,數萬名觀眾親臨見證。參與人員涵蓋校外朗誦大家、學校師生員工、畢業校友,從校領導到教職員工,從在校學生到畢業校友,從離退休教職工到附屬學校學生,均積極參與其中。師生在參與過程中,從經典文化、高雅文化中體會到了真善美帶來的磅礡力量,塑造了心靈,昇華了靈魂,精神世界更加充實健康,金秋雅韻詩文朗誦會已成為歷代華農人校園文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次精神“大餐”。“金秋雅韻”的舞&上培育了鄧飛等專業播音主持人,學校師生連續4屆在湖北省高校普通話大賽中取得優異成績,先後榮獲朗誦一等獎、演講一等獎、教師組特等獎、團體第一名。全國“中華誦•經典誦讀大賽”中,學校師生榮獲湖北賽區教師組第一名和高校學生組一等獎。湖北省語委辦領導、校外朗誦大家、武漢高校普通話骨幹測試員以及武漢理工大學等高校朗誦藝術團等團體多次前來指導觀摩,對活動給予了充分肯定和積極評價。

【糾錯】 【責任編輯:王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