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是“工匠祖師”魯班、“中華科聖”墨子的故里,是中華工匠精神、工匠文化的發源地。如今,以這兩位山東先賢命名的“班·墨學院”,已經成為山東職業教育服務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發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金字招牌”。
山東位於沿海經濟帶與新亞歐大陸橋現代經濟走廊的接合部,在全國開放大局中處於戰略要地。面對“走出去”企業對本土化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我省堅持“産業發展到哪,職業教育就支撐到哪”的服務理念,實施職業教育海外“班·墨學院”建設計劃,為海外中資企業培養、培訓本土化技術技能人才,蹚出了一條極具山東特色的“職教出海”新路子。

越南留學生在山東交通職院實訓室學習、了解機器人手臂 / 圖源:職教之音
教隨産出 校企同行
出海企業人才本土化“撒花成海”
今年年初,棗莊科技職業學院與洛陽欒川鉬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的“剛果(金)-班·墨學院(洛陽鉬業)”,通過精準對接剛果(金)中資企業需求,組織優秀漢語國際教育教師對TFM本土員工進行線上培訓,並融入中國傳統文化體驗課程,開展“中文+職業技能”培訓,既助力企業實現了屬地化運營管理,又傳播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據介紹,全省已有50多所職業院校與中國有色礦業、中國鋁業、中國中鐵、山東港口等企業合作,在23個國家建設了38所“班·墨學院”,在為海外中資企業實現技能人才“本土化”、促進當地增加就業、脫貧致富等方面,打造了強大的引擎。以山東職業學院為例,該校赴海外校區為央企海外項目培養急需的工程建設技能人才,累計培訓海外員工2000餘人次,為服務中鐵資源、中老鐵路貢獻了職教力量。
在山東,像這樣的“班·墨學院”建設項目,從立項到實施落地都經過嚴格的論證和評估。經過近年的探索實踐,形成了以企業為主導、職業院校為支撐、本土人才培養為核心的清晰“路線圖”,構建起跨校、跨界、跨境的建設機制和辦學模式。
不僅如此,我省積極促進相關企業、職業院校聯手合作,一起走出國門“闖世界”。2023年,濟南職業學院牽頭成立了埃塞俄比亞産教融合培訓中心,並與山東職業學院等5家職業學院“組團出海”,建設了蒙古海外職業技術學院。
為推進“教隨産出”走深走實,省教育廳與有色金屬工業人才中心實施戰略合作,成立了海外職業技術學院建設工作委員會,採取政府統籌、行業牽線、校企攜手的模式,組織職業院校與中央企業及地方特大型企業深度合作,校企“組團出海”,助力出海企業人才本土化“撒花成海”。
制定規則 共建標準
服務全球的公共産品“花繁葉茂”
去年9月10日,山東科技職業學院組織相關學校、企業和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對學校與烏茲別克斯坦費爾幹納理工學院共建“班·墨學院”以及濰坊市教育局與哈薩克斯坦中國總商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等4個出海合作項目協議逐個進行了商討,為後續項目標準制定、規則運營,更好地服務濰坊乃至山東、全國出海企業,提供了指向性引領。
在“職教出海”的發展歷程中,從“接受規則”到“制定規則”的轉變,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山東針對合作國實際,依託校企合作、校校合作,針對礦山採選冶煉等關鍵生産環節集中攻關,合作開發相應的專業教學標準和資源,開發建設多工種、多語言教學資源庫、專業語料庫,開發了《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教學標準》等34項教學標準、“員工受限空間安全培訓課程包”等36項教學資源、汽車交互式數字一體化教學裝備等16項教學裝備,為東南亞、中亞、非洲國家的教師開展專業技能培訓,與各國共享職業教育發展成果,山東職業教育服務全球的公共産品,呈現出“枝繁葉茂”的新景象。
“學校開發的鐵路維修技術員和鐵道機車操作與維護技術員等職教標準8套,已被坦桑尼亞、老撾等國家納入職業教育體系。”談起學校層面參與教學標準的制定、輸出和共享,山東職業學院黨委書記趙鳳文介紹,學校立項建設了6本工業漢語教材,開發了“班·墨學院”中老鐵路課程2門、特色教學資源4套,開設雙語課程50余門,通過雲端傳輸和線下教學向全球開放,把有關鐵路專業的“中國標準”打造成了全球共有共享的“公共産品”。

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教師為留學生進行專業技能培訓 / 圖源:東方網
內外聯動 雙向互促
山東職業教育對外開放“一路花開”
焦麗是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會計金融學院的專業教師,她和2名同事曾經一同赴泰國暹羅大學完成了本科國際工商管理、MBA兩個專業的會計學、管理會計、財務管理等3門核心專業課的教學任務,受到當地師生的熱烈歡迎和高度讚揚。這是我省穩步推進職業教育跨出國門、促進優質資源輸出境外的一個案例。
為推進職業教育放開手腳“走出去”,山東&&了《關於支持新時代職業教育對外開放的意見》,從建設職業教育國際交流合作平台、加強職業教育中外合作辦學、對接國際職業標準和教學標準、打造國際化職業教育師資隊伍、培養國際化技術技能人才、提升職業院校國際學生培養質量、推動職業院校“走出去”、加強與重點國家和地區職業教育交流合作、建立職業教育國際化激勵機制和優化職業教育對外開放環境等10個方面,全方位、多維度為職業教育對外開放提出了指導意見,也為山東職業教育提升國際影響力找準了突破口和着力點。
4月14日,棗莊科技職業學院舉行2025級留學生新生入學開班儀式,來自塔吉克斯坦彭吉肯特師範學院的15名留學生在這裡正式開啟他們的中國求學之旅。
據介紹,山東目前有30多所職業院校招收外國留學生,其專業設置、辦學特色、留學生招生政策、獎學金設置等,吸引了許多國家的學生紛紛前來留學深造,在幫助他們學得“一技之長”的同時,也擴大了“留學山東”品牌的影響力。
“走出去”,山東職業教育在國際舞&上展示新形象;來魯“留學熱”,展現了山東職業教育強大的吸引力;中外聯合辦學,為山東職業教育“走四方”打開了一扇門。
4月7日,省政府批復同意設立萊蕪職業技術學院中芬康養學院、青島港灣職業技術學院白俄羅斯國立大學國際港航學院和煙&文化旅游職業學院中意文化創意聯合學院3所學院,山東職業教育對外開放的新賽道越來越寬廣、步伐越來越堅實。
産業發展到哪,職業教育就支撐到哪。山東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正在“一路花開”,為山東走向世界提供着新的、源源不斷的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