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江水文化館位於荊州市荊州區馬山鎮棗林村(荊江大堤起點棗林崗、樁號:810+350),距荊州古城31.1公里,是我國第一座系統介紹荊江河道堤防治理、展示千百年來荊江兩岸人民伴水而居又與水抗爭,到如今的人水和諧的水文化歷史展館,也是弘揚98抗洪精神和新時代水利行業精神的主題文化展館。荊江水文化館主館建築風格為荊楚民居,主體建築面積約 860㎡,由主布展廳(460㎡)、荊江防洪沙盤廳(90㎡)、中庭(580㎡)及文化長廊(320㎡)四部分組成。荊江水文化館於2021年6月正式對外免費開放,年接待游客約3萬人。開館後先後被荊州市荊州區授予“荊州區科普教育基地”;湖北省水利廳授予“第五批湖北省水情教育基地”。此外荊江水文化館還是荊州區中小學學生研學基地、荊州市企事業單位紅色教育基地。
開放時間
全年開放 8:00—18:00
詳細地址
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馬山鎮棗林村荊堤園景區
參觀預約方式
無需預約


荊江分洪工程進洪閘,又稱北閘,座落在荊州市公安縣埠河鎮太平口的虎渡河與長江交匯處,與荊州古城、南水北調引江濟漢工程隔江相望。
北閘主體工程始建於1952年,由前蘇聯專家布可夫設計,佔地面積2.08平方公里,閘全長1054米,共54個進洪孔。初建時啟閉機設備為人力絞盤式絞車,現為手動兩用捲揚式啟閉機。
近年來,北閘以展示防洪工程為主體,以構建生態文明建設理念為引領,科學協調規劃。提升綠化程度,種植有垂柳、櫻花、丹桂、萬年青、紅葉李、玉蘭、紫薇、臘梅、銀杏等品種純、花色美的名貴樹種及約1.5公里長的水杉長堤。暢通轄區主路。荊南幹堤、旅游專用公路兩條主入口連接荊江分洪紀念碑、紀念亭,“中流砥柱”雕塑,中國精神長廊,黨員宣誓&,攔淤堤“九八”抗洪預埋炸藥分洪現場,通過實景實物集中展現了荊州古今依法治水的歷史傳承和水文化內涵,實現了防洪安全、水情教育和生態景觀的有機結合,造就了北閘“一墻一景皆文化,一草一木會説話”的美譽。因水而興也因水而美,今後,北閘將繼續挖掘荊江水文化豐厚底蘊,廣迎四方來客。
開放時間:
9:00—17:00(每週一閉園)
詳細地址:
湖北省荊州市公安縣埠河鎮太平口
參觀預約方式:
電話預約
0716-8522904

湖北荊江防洪工程公安段水苑、石陣、藕池口觀景&、湘鄂亭等18處景觀節點,將生態語錄、治水方略、治水理念、治水文化精神等重點刻畫,助力新階段水情教育工作。
一是注重人才培育。制度化開展學習培訓、專家座談、交流研討等,為水情教育基地管理與維護打造開口能講的複合型人才團隊,大力發展“人人都是宣講員”宣講模式。
二是強化群團共治。基地發起成立的公安縣守護河湖志願者協會,被評為第六屆中國青年志願服務大賽節水護水項目金獎,為流域內全國大賽節水護水項目唯一單位,影響深遠。
三是拓展宣傳效應。與《湖北日報》《荊州日報》等傳統媒體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向公眾普及水情教育。出版發售《長堤巍巍》書籍,編印《河道印象》畫冊,展現荊江豐厚的文化內涵。通過大美堤防微信公眾號、江堤墩墩等抖音自媒體,廣泛宣傳水情教育知識。
四是弘揚水利法治。2022年在公安縣組織開展《長江保護法》知識競賽,在世界水日”“中國水周”等重要時間開展水法規系列宣傳活動,加強水情教育産品有效供給。
五是賦能水利科技。通過數字荊江建設架設雲廣播、實時對講系統、全天候視頻監控攝像頭,定時播放《長江保護法》、《水土保持法》等相關水法規規定。
開放時間:長期
詳細地址:荊州市長江河道管理局公安分局
參觀預約方式:開放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