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以“數智賦能未來 建設教育強國”為主題的第十五屆新華網教育論壇在京舉辦。同期,西安翻譯學院副校長王霖接受採訪,以下是精彩內容:
Q1:學校有哪些特色專業?在專業建設上有哪些獨到之處?
王霖:學校堅持“突出特色、服務産業、重點突破”的專業建設思路,緊密對接地方産業需要,堅持多學科協調發展,凸顯外語特色,構建語言、教育、商務、健康和技術服務等應用型專業鏈群。開設40個本科專業,涵蓋文、經、管、工、藝、教育和醫學7大學科門類。其中有英、日、德、法、俄、朝鮮、西班牙7個外語語種。現有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3個,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11個,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特色專業9個。學前教育專業剛剛完成專業認證專家進校考察工作。
近年來,學校按照“新文科”建設理念,在航空服務藝術與管理(融合藝術、語言與管理)、翻譯(融合外語與人工智能)、電子商務(融合管理、工程與設計)等專業開設交叉專業方向模塊,推動文科之間、文科與理工等學科之間交叉融合,探索微專業、輔修學士學位專業等人才培養新路徑。
Q2:請介紹下學校的人才培養策略?學校培養的人才有哪些特色?
王霖:學校在原有的人才培養模式基礎上,創新發展了“外語+微專業”“專業+外語微專業”的複合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構建“招生-培養-就業”聯動機制,邀請行業、産業、企業人員深度參與人才培養全過程,着重培養學生跨學科知識、能力和綜合素養。運用OBE理念,科學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關聯矩陣,提升人才培養目標與社會需求的達成度,解決專業設置與市場需求間匹配問題,讓學生畢業時能夠適應經濟社會需要,並滿足出國留學和在外企工作的需求。
學校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始終秉持“敢為人先、無私奉獻、愛生如子、厚德敦行”的學校精神,積極踐行“高尚教育”理念,形成四條主要的特色:一是思想鑄魂,將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融為一體,培養學生家國情懷;二是文化固本,強化通識教育,融入中華傳統文化,提升學生綜合素養;三是專業強基,夯實專業基礎,增強學生專業知識與能力;四是實踐強能,完善實踐教學體系,強化實踐教學訓練,強化學生實踐應用能力。學生理想信念更加堅定、奉獻精神和責任擔當意識顯著增強,涌現出一批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扎根基層的優秀畢業生。學校有70%的畢業生留在陜西、扎根西部、服務基層,涌現出“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全國優秀共青團員”“全國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優秀志願者”等一批優秀畢業生。他們以思想品德端正、專業知識紮實、實踐能力強等優勢,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有許多已成為行業骨幹或精英,也為學校贏得了社會美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