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大興區委教育工委:打造多種智慧課堂教學模式 推動數字教育鑄魂-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12/26 14:54:35
來源:新華網

北京市大興區委教育工委:打造多種智慧課堂教學模式 推動數字教育鑄魂

字體:

  近日,以“數智賦能未來 建設教育強國”為主題的第十五屆新華網教育論壇在京舉辦。同期,北京市大興區委教育工委委員、區教委副主任崔連娜接受採訪,以下是精彩內容:

  Q1:在數字教育方面,大興區有哪些好經驗,開展了哪些具體工作?

  崔連娜:大興區成立了數字教育研究部,並開展了智慧課堂教學實踐研究項目。目前,我們已經有5所學校獲評了北京市示範校,同時有23所學校完成了智慧校園達標認定工作。具體來説,一是打造了多種智慧課堂教學模式,包括課堂互動的輔助教學、線上線下的混合教學、數據驅動的精準教學、雙師互動的遠程教學、人機互動的自主教學以及課堂教學智慧評價。二是舉辦了智慧課堂成果案例評選展示活動,從中遴選出一批典型案例,並招募了人工智能的種子教師,啟動未來教師的培養項目,旨在創新未來教師的培養模式,助推教師教育的改革創新。三是利用數字技術賦能專業人才培養,包括智能選課、智能考評、數據分析等,以推動精準的創新人才培養。例如,我們基於5G+AI技術,實現了課堂行為的實時數據採集與分析,為學生的更好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Q2:面對未來教育發展趨勢,大興區在思政教育方面有哪些發展規劃?將着重在哪些方面開展實踐與探索?

  崔連娜:大興區在思政教育方面有着明確的發展規劃。我們建立了“1341”的工作機制,以大思政視域下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融合發展研究為引領,進行了思政課程的開發。具體來説,我們聯合區域高校成立了8個教研共同體,通過學段一體化的有效嘗試,正在開發一系列校外實踐基地的課程。同時,我們還深挖教聯體資源,開發了大中小一體的“平南抗戰故事”課程,持續推進大思政課綜合改革。此外,我們還在探索以《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為基礎,利用數字技術建立中小學一體化的大德育班會課課程體系。我們為基層班主任提供了96節課程教案、課程視頻素材及課程相關資料等班會資源,以提升他們的班會教學水平和課程育人能力。

【糾錯】 【責任編輯:王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