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以“數智賦能未來 建設教育強國”為主題的第十五屆新華網教育論壇在京舉辦。同期,昆明傳媒學院校長助理陳仕鷹接受採訪,以下是精彩內容:
Q1:學校有哪些特色專業?在專業建設上,有哪些獨到之處?
陳仕鷹:近年來,學校在雲南省開展的高校本科專業綜合評價中,在全省9所民辦本科高校中名列前茅,超過部分公辦本科高校。其中,音樂表演、舞蹈表演、錄音藝術、雕塑、環境設計、數字媒體藝術、繪畫7個專業獲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資格。
學校緊緊結合高等教育發展規律及雲南當地社會需求,聚焦雲南省教育高質量發展,以內涵建設為抓手,着力打造有品質的現代傳媒大學,始終堅持科學研究,積極推進應用型、創新型本(專)科人才培養的教育教學改革,逐漸形成“田野+課堂+舞&+雙創教育”四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新模式。
學校辦學成果豐碩,師生創作的舞蹈作品《哀牢廽響》《阿密車》《重彩·佤山》等先後榮獲中國舞蹈荷花獎金獎、銀獎、銅獎。
Q2:請介紹下學校的人才培養策略?
陳仕鷹:學校注重産教融合,打造“五個一”培養模式,即:搭建“一”個産教融合平台、精選“一”系列賽事、打造“一”支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一”個實踐實訓支撐平台——專業工作室、構建“一”流教師競技平台。學校雕塑專業在三碗水雕塑藝術園區、一木雕塑工程有限公司、錦像雕塑工程有限公司,開展校外實踐環節,持續深化産教融合。設計製作雲南重大文化地標雕塑20余項。
以錄音藝術專業為代表,學生通過實戰教學,強化專業知識,與音樂、舞蹈、戲劇等相關專業進行跨專業聯合教學,形成以聽覺藝術美為導向、課程思政群為引領的課程體系,融合“教授治學、專家督導,行業引導、企業合作,名家遠程、網絡拓展”的教學特色,創立“三融三鏈”創新實踐教學模式。
Q3:面對未來教育發展趨勢,學校有哪些發展規劃?將着重在哪些方面開展實踐和探索?
陳仕鷹:學校擁有豐富的國內外優質教育資源,以本(專)碩直通、品質游學、全面賦能為辦學特色,為有志提升學歷的學生提供便捷通道。
學校秉持“高端化、全球化、個性化”發展理念,現與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意大利、新加坡、韓國等國家的100余所高校合作,為學生開拓海外升碩渠道。學校以優秀師資陣容、全程導師服務為優勢,以國際活動、公益活動及學科競賽為亮點,量身定制個性化培養方案。
學校現有模型設計與製作實訓工作室、3D實驗室、游戲美術實驗室、MIDI實訓室、動捕實驗室、4K全媒體中心、音樂錄音棚、專業攝影棚等豐富教學資源。同時,綜合運用校內外資源,加大實踐教學平台、校企(地)協同育人平台、數字化教學與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設,站在轉設的新起點上,將進一步拓展工學專業對接雲南産業發展,如增設數字媒體技術、人工智能等,持續推動內涵建設,實現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