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2月14日電 11日下午,第十五屆新華網教育論壇“科技築基 智啟未來”科技賦能教育高質量發展分論壇在京舉辦。首場圓桌環節,北京市豐台區委教工委書記、豐台區教委主任楊曉輝,天津市河東區教育局局長於曦,河北省保定市教育局副局長李保雪圍繞《數字化推動教育教學改革與區域特色打造》進行了討論,該環節由新華網主持人劉燕主持。

數字化時代,多地積極推進數字教育戰略,探索科技與教育深度融合。楊曉輝介紹了豐台區推進數字教育戰略的舉措。
首先,通過構建“網絡教育生態圈”,實現了區域內教育資源的共建共享和教育信息化的均衡發展。“豐台區搭建了‘豐信’平台,該平台實現了區域業務系統與學校業務系統的整合,從教學資源到教師繼續教育,實現教師‘一賬戶’全面管理以及資源數據的區域統籌。”楊曉輝&&,通過“豐信”平台,豐台區整合了全區各校優質教育資源,形成統一的教育資源庫,引入智能算法實現資源精準推送,滿足不同層次和不同學科的需求。其次,持續推進教師數字化能力培訓。據悉,豐台區通過定期舉辦信息化教學研討會、工作坊和線上培訓課程,幫助教師掌握先進數字化教學工具和技術。同時,鼓勵教師參加跨校、跨地區的網絡教研活動,共同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第三,創新人才多元培養方式。今年3月,豐台區創新人才發展中心、豐台區青少年創新學院成立,掛牌首批13所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基地校。豐台區還制定了區級人才培養方案,構建了青少年創新人才培養生態體系和區域創新人才培養長鏈條生態體系。
楊曉輝&&,對教育數字化,特別是和學生接觸的教育數字化,我們持積極但謹慎的態度。“其中涉及很多方面,不僅是技術應用,還包括學生能否進行有效自我管理、如何應對信息多元化和青少年尚不成熟的心智之間可能産生的教育問題等,這些都需要我們逐步探索。”
提升教師數字素養。教師數字化素養高低直接決定了新的技術能不能有效應用到教學具體環節中。楊曉輝介紹,豐台區高度重視對教師數字化素養的培訓,今年開展了全員人工智能培訓,也和北京科學中心合作,針對各校分管教學的副校長、教學幹部開展了專門培訓。他&&,“明年我們也專門規劃了相關課題,
要繼續持續推動教師培訓,促進教師數字化素養提升,讓教師對數字化發展的認識視野越來越開闊。”通過教研提升學校數字化能力。楊曉輝&&,豐台區重視教研部門的作用,首先在教研部門運用精準化的教學方式,在老師的示範課上運用信息技術,待到形成成熟課程與使用模式後,再進一步推廣。
同時,楊曉輝&&,豐台區也在按照全區産業發展部署,根據學生興趣,着力打造無人機等示範性課程。“我們希望通過小切口的課程,逐步引領數字化融入課堂。我們也鼓勵、支持各校根據自身資源特點和教師專業優勢,做一些自己的探索,通過區級引領和各學校廣泛實踐,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態。
數字化給未來教育帶來了不確定性和確定性,楊曉輝認為,面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發展,未來技術變革給教育帶來的影響和衝擊,要用開放的心態去擁抱,不能漠然於變革之外,必須要有行動,還要有定力。他&&,我們要思考在哪些方面可以進一步優化,“課堂組織形式可能會進一步優化,一對一個性化教育可能會進一步優化,教師能力素質必須要進一步優化,同時家校社互動形態也可能會優化”,在這些方面要主動去設計,主動去謀劃,主動推動一些變革。此外,楊曉輝還&&,教育工作者還要高度關注信息化背景下的教育能力培養,要明確必須嚴格堅守的邊界底線,“這樣才能有效保護孩子,讓他們在信息化大潮中成為受益者而非受害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