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原副部長級專職委員管培俊:以系統觀念推進教育強國-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12/12 19:23:38
來源:新華網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原副部長級專職委員管培俊:以系統觀念推進教育強國

字體:

  新華網北京12月12日電 11日,以“數智賦能未來 建設教育強國”為主題的第十五屆新華網教育論壇在北京舉辦。

  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北京協和醫學院校長王辰,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原副部長級專職委員管培俊等出席活動並致辭。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俞偉躍,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長武世興,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游森,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副司長李智,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副司長孫芙蓉,中山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高松,山東大學黨委書記任友群作主旨演講。全國各地知名高校代表、中小學書記校長代表,以及教育領域的專家學者參會,圍繞教育政策改革、教育發展趨勢、人才培養創新策略,以及新形勢下教育未來方向等熱點議題,展開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討,共同為教育強國建設獻計獻策。

  管培俊在題為《以系統觀念推進教育強國》的致辭中&&,建設教育強國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實現教育強國建設目標,必須認識和把握教育強國的科學規律,全面深化教育綜合改革,以系統觀念與辯證思維推進教育強國建設。這是教育強國建設的總綱,也是高等教育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題中應有之義。

  管培俊認為,首先,要正確理解把握教育的基本職能與根本任務的關係,以強大的思政引領力,確保辦學正確政治方向;其次,要正確理解把握支撐國家戰略和滿足民生需求的關係,錨定中國式現代化戰略目標;再次,要正確理解把握知識學習和全面發展的關係,遵循教育規律辦學治校育人。第四,要正確理解把握培養人才和滿足社會需要的關係,充分發揮教育對中國式現代化的支撐引領作用。第五,要正確理解把握規範有序和激發活力的關係,實現良法善治。教育強國應當具有強大的穩定與活力的社會協同性。“放得活”,又能“管得住”。第六,要正確理解把握扎根中國大地和借鑒國際經驗的關係,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並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資源和創新要素,建設世界重要教育中心、重要人才中心與創新高地。

  最後,管培俊&&,要正確理解把握人與技術的關係,以數智賦能未來教育。當AI在許多領域不斷超越我們想象,智慧教育解決方案層出不窮的時候,人們不斷在問,有朝一日AI會不會取代人類工作?教師會不會被技術所替代?人們對於AI+教育的認知差異如此之大。

  管培俊&&,面對人工智能時代諸多的複雜性與不確定性,教育需要以系統觀念把握確定性,正確地理解和掌控人工智能時代的人機關係。AI應用正在從根本上改變教與學的方式,教育領域要積極擁抱人工智能。加快實施人工智能賦能行動,全方位推動高等教育與智能技術深度融合,是新時代大學轉型發展的緊迫任務。要推動人工智能賦能教育變革,優化高校教學創新發展;打造智慧化學習空間,助力人才培養模式變革;實施數字教育治理,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注重數據驅動和算法融入,重塑科研範式;推動智能教育協同共治,走向合作共贏。同樣可以肯定的是,在教育領域,技術永遠不可能替代人。積極擁抱人工智能,而不是神話它。關愛類工作需要人機協同,創造類工作需要人機協同,創造與關愛兼具的工作需要人類主導。

  管培俊説:“教育強國建設需要大教育觀和系統治理的理念。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要系統集成,科教融合、産教融合要同步推進;家校社政需要協同聯動;産學研用需要協同創新;教育系統各階段、各方面、各環節需要統籌協調;教育改革需要總體規劃、一體推進,上下游相互支持;人與技術充分融合,數智賦能教育與科研創新,形成一個深度關聯的整體。以堅實的步伐向教育強國建設的目標邁進。”

【糾錯】 【責任編輯:王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