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華坪女高!-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9/09 12:34:49
來源:新華網微信公眾號

這就是,華坪女高!

字體:

“我生來就是高山而非溪流,

我欲於群峰之巔,

俯視平庸的溝壑。

我生來就是人傑而非草芥,

我站在偉人之肩,

藐視卑微的懦夫。”

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高一新生軍訓練習唱軍歌。華坪融媒 付興貴 攝

又是一年開學季

華坪女高迎來

2024級新生

青春的誓言

在操場上聲聲響起

這段曾經打動過無數網友的誓詞

由張桂梅校長在全校推廣

字字鏗鏘,直擊人心

激勵着一屆又一屆學生

華坪女高2024級新生在校園裏練習課間操。麗江融媒 趙慶祖 攝

你一定聽説過這所學校

華坪女高

全稱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

它是全國第一所公辦免費女子高中

自2008年創建以來

已累計將2000多名貧困女孩

送出大山,送進大學

張桂梅與學生們在一起。新華社 江文耀 攝

你一定也聽過

學校創建人“燃燈校長”張桂梅的事跡

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頒獎詞這樣寫道:

“自然擊你以風雪,你報之以歌唱

命運置你於危崖,你饋人間以芬芳

不懼碾作塵,無意苦爭春

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達倔強

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

“只要還有一口氣,我就要站在講&上,傾盡全力、奉獻所有,九死亦無悔。”

——張桂梅

華坪女高迎來新學期,圖為學生們在做課間操。麗江融媒 趙慶祖 攝

華坪女高

坐落在雲南麗江華坪縣城邊的

一個小山包上

學校的大門並不闊氣

教學樓的墻面也已有些斑駁

這所學校其貌不揚

歷史也不算長

但這裡的動人故事

很多很多……

一所沒有“門檻”的學校

時間回到1996年

張桂梅從大理調到麗江華坪

先後在中心中學、民族中學擔任老師

1998年,張桂梅在華坪民中任教。華坪縣融媒體中心 供圖

教學過程中她發現一個現象:

女孩輟學、退學的情況時有發生

數量遠高於男孩

一打聽才知道

有的去打工了

有的小小年紀就嫁人了

而一次家訪途中的偶遇

更是讓她痛心不已

——大山深處

一戶人家居然為了3萬元彩禮

要自己的女兒輟學嫁人

張桂梅氣衝衝地要帶女孩走

“上學的費用我來出!”

可女孩的母親以死相逼

張桂梅實在拗不過

只能放棄

“這是我一輩子的遺憾”

自此之後

一個夢想漸漸在張桂梅心中萌生:

辦一所免費高中

讓大山裏的女孩們都能讀書

2008年9月

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關心支持下

華坪女高正式開學

首屆共招收100名女生

從建校第一天起

張桂梅校長便定下規矩

學費、住宿費等全免

只收取少量伙食費

對貧困家庭的女孩

即使基礎差、中考分數沒過線

也全部招進來

截至2024年8月

華坪女高已招錄17屆學生

大多數都是

來自麗江各縣區的貧困家庭

這個沒有“門檻”的學校

點亮了大山裏女孩們的夢想與希望

張桂梅在檢查學生們的學習情況。新華社 陳欣波 攝

一所很“拼”的學校

“快一點,再快一點!”

“跑起來,都跑起來!”

“還有1分鐘,還有30秒……”

這樣的話

幾乎每天都在華坪女高不斷重復着

“喊話”的是張桂梅校長

她總是拿着小喇叭

催促學生上課、吃飯、睡覺

華坪女高食堂,張桂梅拿着小喇叭催促學生們吃飯。新華社 陳欣波 攝

在校園裏

姑娘們幾乎做什麼事情都是跑着的

誰的動作慢了

張桂梅馬上拿起小喇叭一頓催促

“疾言厲色”

説哭過好多學生

華坪女高學生臨睡前在宿舍樓道裏復習。新華社 陳欣波 攝

曾經有從上海來的志願者

給張桂梅提意見

説學生們實在太苦了

但張桂梅有自己的道理

華坪女高招收的學生普遍基礎較差

“我們不拿出這樣拼的架勢

孩子們怎麼和

外麵條件好、基礎好的孩子比?”

張桂梅在宿舍樓前叫學生們起床。新華社 江文耀 攝

在張桂梅校長的帶領下

華坪女高全體師生奮力拼搏

硬生生地把不可能變成了可能

2011年夏天

首屆畢業生一炮打響

這些進校時幾乎都是“線下生”的姑娘們

高考百分之百上線

還有幾名學生考上了一本

此後的13年裏

華坪女高本科上線率

一本上線率

穩居麗江市前茅

華坪女高學生在消防員協助下過平衡木。新華社 陳欣波 攝

當然

華坪女高絕不是讓學生“死讀書”

學校每年都會組織開展

特色社會實踐活動

華坪女高學生在體驗翻越障礙板。新華社 陳欣波 攝

在雲南省消防救援總隊

學生們體驗消防訓練

學習消防知識

還和“又萌又猛”的搜救犬

來了場親密互動

幾名華坪女高學生和搜救犬合影留念。新華社 陳欣波 攝

在大唐觀音岩水電站

學生們領略“高峽出平湖”的壯闊

學習發電原理

清潔能源等知識

在南部戰區空軍雷達某旅

學生們親身體驗多個訓練課目

感悟國防精神

汲取空天力量

……

通過一系列社會實踐活動

學生們開拓了眼界

增長了見識

也了解到各行各業需要什麼樣的人才

一所沒有畢業典禮的學校

每年高考

華坪女高的送考

都特別有“儀式感”

一大早

貼有“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高考接送車”的

“專車”駛進校園

統一接考生們趕赴考場

低年級的學生會為學姐們加油打氣

女孩們在教學樓前整齊排開

揮舞着手中的紅扇

“高三,加油!”

“高三,加油!”

聲音洪亮,氣勢十足

華坪女高低年級學生集體為參加高考的學姐加油。新華社 江文耀 攝

考試結束

師生們統一乘車返回學校

一路上

師生們會一起唱響

《紅梅讚》《萬疆》等歌曲

來釋放緊張的情緒

歌聲飛揚

沿途往往會引來不少人“圍觀”

2024年6月7日,張桂梅與學生在返校的車輛上一起唱歌。新華社 胡超 攝

然而

儀式感滿滿的送考

其實也是送別

華坪女高

是一所沒有畢業典禮的學校

一旦最後一科考完回到女高

高三的學生們

就必須即刻收拾東西離校回家

張桂梅校長則會“躲”起來

獨自消化離別的情緒

不願再見姑娘們

“我們歷來都沒有告別儀式

不想孩子們悲傷地離開學校

我不要她們這些眼淚

我要的是她們信心滿懷

走向另外一個目標

祖國哪需要

就上哪去”

一所“青春接力”的學校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從華坪女高走出的大山女孩

有不少選擇去了條件艱苦的地區

這是青春的接力

也是愛與信念的傳承

華坪女高畢業生冉夢茹。(人民陸軍微信號)

2020年9月

張桂梅接到兩名學生的電話

在大連讀書的冉夢茹和在桂林讀書的劉敏

相約去西藏當兵

幾個月後,兩名學生正式入伍

“當兵之後除了身體素質更強,我覺得自己也懂事了很多,只有踏踏實實做好自己,拿着優異成績向老師匯報,才有底氣告訴身邊戰友:我是張桂梅的學生”

——冉夢茹

2021年9月

張桂梅再次接到學生應徵入伍的消息

在雲南農業大學讀書的丁王英

同樣選擇奔赴雪域軍營

成為一名高原女兵

訓練中的丁王英。(人民陸軍微信號)

丁王英

是雲南通達傈僳族鄉近20年來第一位女兵

2023年

她成功考取陸軍工程大學通信士官學校

還在學校“精武·2023”軍事基礎競賽中

一舉摘得三個課目桂冠

成為師生口中的“三冠王”!

2024年春節前夕

一身戎裝的丁王英回到華坪

探望她心心念念的張老師

當張桂梅説她長高了時

丁王英動情地説:

現在換我來保護您!

還有多屆女高學生已大學畢業

在各行各業嶄露頭角

走出大山,回饋大山,改變大山

理想信念開花結果

這些曾經一度面臨輟學的山區女孩

不僅自己努力成才

還將這份正能量傳遞給更多的人

陳法羽回校看望張桂梅老師。新華社 陳欣波 攝

華坪女高第二屆學生陳法羽

畢業後順利考入雲南警官學院

如今已成為麗江市永勝縣的一名人民警察

領到的第一個月工資

陳法羽全部都打到了女高賬戶上

資助需要幫助的學妹

“在工作中,我始終秉承着‘女高人’不怕吃苦、樂於奉獻的精神,立足崗位,勤奮工作。”

——陳法羽

華坪女高第一屆學生呂朝麗

在部隊擔任衞生員多年

“是女高,讓我懂得了奉獻和感恩

我要將它的精神傳遞下去”

每年休假回家

呂朝麗都會去看望張桂梅老師

並給母校的學妹們捐贈學習用品

呂朝麗為戰友拿藥。(八一青春方陣微信號)

還有不少女高學生

成為人民教師

女高首屆畢業生周雲麗

就是其中一個

而且

她任教的學校

就是母校華坪女高!

周雲麗在給學生上課。新華社 周磊 攝

2015年大學畢業後

周雲麗考取了

寧蒗縣城的中學教師崗位

聽説母校缺數學老師後

她果斷放棄縣城工作

放棄了到手的正式編制

回到女高做代課老師

一年後才轉正

周雲麗在宿舍樓走廊輔導學生。新華社 陳欣波 攝

為了不讓張老師失望

周雲麗努力精進自己的教學水平

曾經有一整個星期都沒踏出過校門

授課之餘整天備課刷題

現在的周雲麗

已成長為女高的骨幹教師

“孩子們考得好,走得遠,飛得高,越來越好,一代人去影響下一代人,這是張老師的願望,也是我的願望。”

——周雲麗

張桂梅和學生們在一起。新華社 陳欣波攝

在面對媒體或公開講座時

每每談到自己的學生

張桂梅總是充滿了自豪和自信

“我們女高的學生

會頂起一片天來!”

祝福華坪女高的姑娘們

不負韶華、夢想成真!

來源:新華網·寶藏青年工作室、新華社雲南分社、新華網雲南頻道(作者:念新洪、李寧、董靜雪)

【糾錯】 【責任編輯:王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