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耕教壇四十載 培根鑄魂擔使命-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9/09 20:55:02
來源:新華網

躬耕教壇四十載 培根鑄魂擔使命

字體:

  教育家精神深深植根於中華傳統師道文化,同時也展現了新時代教師的精神風貌。正逢第40個教師節,新華網聯合北京教育融媒體中心推出北京優秀教師實踐案例,用真摯的情感和細膩的敘述,分享北京教育系統優秀教師們的從教經歷和他們對“教育家精神”的深刻理解。

  王志民,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後合作導師,校學術委員會委員、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全球化與中國現代化問題研究所所長。作為北京市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科帶頭人、北京市優秀教師,王志民忠誠黨的教育事業,嚴格踐行“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的“六要”標準,四十餘年如一日堅持耕耘於思政課三尺講&、奮戰在黨的創新理論和實踐研究宣講闡釋前沿,桃李滿園,成績斐然。

  堅守初心 培根鑄魂

  王志民自1983年從北京大學畢業,就選擇將做一名思政課老師作為一生的職業。工作期間,他多次拒絕看起來可能更有前景的升遷機會,在思政課教學一線默默耕耘。他&&,思政課教學與研究是他的初心和使命。40餘年來,他主講過十余門思政課及與思政課相關的通識課,平均每年授課300課時以上。他把培養學生的理想信念和家國情懷作為課堂教學之魂,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講清楚“中國共産黨為什麼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歸根到底是因為馬克思主義行,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引導學生做有眼界、有格局、有家國情懷的時代新人。王志民的課程非常受學生歡迎,學生評教多年來均為優秀,學生滿意度屢屢排在全校前10%,王志民榮獲北京市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科首批學科帶頭人、北京市優秀青年骨幹教師、北京市優秀教師,2024年被學校推薦為政府津貼專家等多項榮譽。

  亦師亦友 春風桃李

  課堂內外,王志民與學生們結下亦師亦友、亦師亦父的深厚情誼。王志民秉持課比天大的教書育人理念,以學生為先,在學業、生活、就業等多方面對學生倍加關懷。他堅持每天閱讀馬克思主義理論文獻,要求學生“在馬研馬,在馬信馬”,他告訴研究生學習重在“研究”,也常通宵達旦為學生修改論文,堅持雷打不動地每兩周一次主持研究生學術沙龍。他還多次出資幫助家庭困難學生,在腿部意外重傷無法行走的情況下,依然克服困難堅持到教室上課。王志民指導的本科生獲得過挑戰杯一等獎,指導的碩士生和博士生多次獲得國家獎學金、北京市優秀畢業生、校研究生十傑等,指導的博士任職於雙一流大學,碩士就職於外交部、華為等單位,均抱有拳拳赤子之心,為做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人而不懈奮鬥。王志民本人多次被學校評為育人標兵、十大優秀研究生導師、教學科研突出貢獻獎,獲得北京市教學比賽第二名。

  研究闡釋 服務家國

  王志民堅持教學與科研並重,以社會服務為己任。在“一帶一路”為主題的研究中,他共發表學術論文近200篇,累計出版“一帶一路”相關專著五部,主持和重點參與完成國家社科基金、北京市社科、教育部社科等研究課題30余項。他任多家雜誌的學術委員會委員,兼任來華留學生“一帶一路”創新發展中心導師等社會職務,多次被評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對外宣傳之星”。

【糾錯】 【責任編輯:岳祥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