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西藏自治區教科院組織優秀教師團隊赴薄弱學校、高海拔學校開展教學研討活動,圖為示範課教學現場。
②廣東省佛山市江義中學西藏班師生音樂課場景。
在西藏山南市第二高級中學教學樓前,一個大大的中國結圖案醒目地鑲嵌在地面上。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西藏教育工作,指出“改變藏區面貌,根本要靠教育”,強調“要重視加強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把愛國主義精神貫穿各級各類學校教育全過程,把愛我中華的種子埋入每個青少年的心靈深處”。這為做好新時代西藏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進方向。
西藏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辦學治校、教書育人全過程,凝心鑄魂、固本強基,着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突出鮮明主線,紮實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
西藏堅持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納入“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協同育人體系,成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和協同創新中心及自治區大中小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學指導委員會,組織編寫《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西藏學生讀本》,設立“西藏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課題40項,開展各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思政課和課程思政教學展示評比活動,持續深化愛我中華“播種”行動,創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民族團結進步)示範校396所、示範班級399個、示範宿舍391個、模範個人399人,評選全區學校基層黨組織示範點49個。
阿里地區孔繁森小學學生次旦卓嘎在參加完自治區第二屆青少年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演講大賽總決賽後激動地説:“作為新時代的西藏少年,應該努力學習,爭做民族團結小使者。”
武漢西藏中學學生旦增扎西通過近期課程思政的學習,這樣談自己的收穫:“通過了解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我們知道燦爛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創造的、偉大民族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各民族只有團結奮進才能讓國家繁榮富強。”
課堂是開展思政教育的主陣地。深化思政課改革創新,西藏不斷健全大中小學思政課程體系,引導教師通過互動式教學、案例式教學、探究式教學等,提高教學實效,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細化落實到各學科課程的教學目標中。
pagebreak
③拉薩市墨竹工卡縣尼瑪江熱鄉小學學生在智慧教室上課。
④拉薩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生在校園演奏民樂。
聚焦培根鑄魂,全力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西藏全面落實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作為學校教育教學基本用語用字的法定要求,在全國民族地區率先實現國家統編教材、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版教材使用全覆蓋,率先推進中職學校起始年級三科統編教材使用全覆蓋。高校統一使用馬工程重點教材,課程覆蓋率和教材使用率均居全國前列。把“説好普通話,寫好規範字”納入教育教學常規管理,加強學前普通話教育。每年2000多名教師參加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素養提升培訓。1142所學校完成語言文字達標建設及考核驗收,80所學校創建為國家級、自治區級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校。實施中華經典誦讀進校園工程,舉辦全區大中小學“典耀中華”主題讀書行動和中華經典誦寫講大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青少年主題展館開館,中華文化通過實物實景實事得到充分展現,直抵青少年心靈。
西藏自治區教育廳教材處處長楊愛華介紹:“近年來,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在學校的推廣和普及效果特別明顯,幼兒進入小學前能夠説流利的普通話,小學生聽説讀寫能力顯著提升,中學生語文成績穩步提高,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斷增強。”
西藏自治區教育廳基教處處長尼平介紹:“西藏在國家統編教材使用過程中,起步非常穩,師生適應快,使用效果好,有力推進了西藏教育高質量發展。”
拉薩市堆龍德慶區第四小學學生貢尕尼瑪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青少年主題展館的首批兼職講解員,她立志要讓更多的人聆聽到感人肺腑的民族團結和愛國主義故事。
七十年,跨越上千年。
半個多世紀以來,西藏發展取得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是最生動鮮活的教育資源。
圍繞促進“三交”,深入推進各族青少年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西藏班辦學39年來,累計招生16.4萬人,培養輸送6.8萬餘名中專以上各級各類人才,目前招生規模已達近萬人,為推動西藏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發展、促進各族群眾交往交流交融作出了積極貢獻。教育援藏工作深入推進,基礎教育“組團式”對口支援,職業教育“集團式”對口支援,高等教育“團隊式”對口支援,17個支援省市、34所支援高校盡我所能、服務“西藏所需”,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以來選派各類人才7993人進藏工作,促進144所西藏學校與援藏省市469所學校結對,為各族師生架起交往交流交融的橋梁。西藏籍高校畢業生到區外就業創業,非西藏生源高校畢業生到西藏就業創業,各族青少年生動實踐着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共同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鬥!
在西藏班培養的一大批優秀人才中,涌現出了“全國最美鄉村教師”“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格桑德吉、西藏第一個外科醫學博士格桑頓珠、西藏水源守護者黃香等先進典型。格桑頓珠常説:“作為西藏班培養的學生,我們內心深深感恩黨和國家這一政策創舉,不僅為西藏培養了高素質人才,更重要的是圓了千千萬萬高原孩子的求學夢,既改變了我們的命運,也改變了我們的家庭,從而改變了西藏的面貌。”
pagebreak
⑤西藏自治區教育科學研究院開展全區主題教研活動,活動全程通過西藏教育珠峰旗雲&&直播。
⑥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城關區第十幼兒園幼兒在戶外創作美術作品。
着眼凝聚人心,不斷夯實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物質基礎
在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下,西藏教育投入力度不斷加大,教育經費保障機制不斷完善,建立了全學段的學生資助體系。近年來,財政教育投入均超過了300億元;目前,教育“三包”年生均經費標準達到5620元(含營養改善計劃1000元);學生資助政策達到40項,實現各學段全覆蓋、公辦民辦全覆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全覆蓋,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農牧民子女高考錄取率達76%以上。實施高海拔學校供暖工程,實現供暖全覆蓋。西藏教育持續穩定安全,人民群眾教育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明顯提升。2023年,西藏共有學校3472所,區內外在校生95.91萬人,學前教育毛入園率、義務教育鞏固率、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和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分別達到90.43%、97.78%、91.22%和57.62%。
拉薩阿里河北完全中學學生德吉巴姆在參加全國學憲法講憲法比賽時有感而發:“我有很多牧區的朋友,他們也都在西藏不同的學校裏免費接受教育,通過異地辦學,讓我們牧區的孩子也能享受城區優質的教育資源,和我一樣的一批又一批的牧區孩子是多麼的幸運。”
拉薩江蘇實驗中學學生達瓦拉姆説:“我初中就讀於拉薩北京實驗中學,現在又在拉薩江蘇實驗中學讀高中,這兩所學校不僅漂亮整潔,圖書館、實驗室、體育館等一應俱全,教室裏還有各種信息化教學設備,去年每間教室還通了暖氣。我們享受着‘三包’政策,學費、食宿全部免費,學校的食堂不僅比家裏的飯菜豐富,還更美味。這一切都離不開黨的領導,感黨恩,聽黨話,堅定不移跟黨走,是我們對黨最好的報答。”
70多年滄桑巨變,西藏教育實現了華麗的轉身。從曾經的帳篷學校到現在的現代化教學樓,從師資匱乏到強有力的人才支持,從過去的“沒學上”到現在的“能上學”“上好學”……西藏教育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西藏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定不移落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任務,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為西藏確定的“穩定、發展、生態、強邊”四件大事,努力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區,切實抓好後繼有人這個根本大計,凝心聚力建設教育強區,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通訊員 韓秀梅 西藏自治區教育廳供圖)
pagebreak
數字裏的西藏教育
3472所
2023年,全區各級各類學校3472所,比2018年新增1030所,增長42.18%
854927人
2023年,區內各級各類在校學生854927人,比2018年新增152591人,增長21.73%
11453人
2023年,區內高校在校生新增11453人,比2018年增長30.27%
9130人
2023年,區內中職在校生新增9130人,比2018年增長40.01%
57.62%
2023年,高等教育毛入學率57.62%,比2018年增加18.42個百分點
91.22%
2023年,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91.22%,比2018年增加8.92個百分點
97.78%
2023年,義務教育鞏固率97.78%,比2018年增加4.51個百分點
90.43%
2023年,學前教育毛入園率90.43%,比2018年增加12.53個百分點
95278人
2023年,全區教育系統教職工95278人,比2018年新增33016人,增長53.03%
63259人
2023年,各級各類專任教師63259人,比2018年新增14063人,增長28.59%
381.61億元
2023年,全區財政性教育經費投入381.61億元,比2018年增加134.53億元,增長54.45%(數據來源:西藏自治區教育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