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長沙9月3日電(記者姚羽、余春生、周勉)2日,在湖南資興市八面山瑤族鄉學校的教室裏,陳星雨和同學們注視着多媒體屏幕播放的救災視頻。
今年夏天,湖南省華容縣和資興市等地遭遇洪澇災害侵襲,不少學校受損嚴重。新學期正式上課的第一天,記者走訪了災區多所學校,感受特殊的開學第一課。
9月2日,資興市消防救援大隊消防員向資興市第二中學學生講述救援經歷與防災自救知識。新華社記者 陳振海 攝
在八面山瑤族鄉學校的教室內,陽光透過窗戶灑在課桌上,學生們坐得筆直,眼睛緊緊盯着屏幕。視頻中,一個個身着橙色救生衣的救援人員奮勇前行,他們背着老人和孩子,艱難地在齊腰深的水中跋涉……同學們的眼神中充滿了敬佩和感動,有的同學緊緊地咬着嘴唇,有的同學眼眶已經濕潤。
“希望通過開學第一課,不斷增強大家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八面山瑤族鄉學校黨支部書記李宙文説。
“在這次洪災中,我們看到了生命的脆弱,也看到了生命的頑強。”九年級的班主任張夏林在講&上神情莊重,“我們要珍惜生命,也要學會感恩那些在災難中伸出援手的人。”
老師的話如同一顆顆種子,播撒在同學們的心中。
“如果沒有他們的話,我們肯定沒辦法這麼快到學校上課,真的非常感謝他們。”九年級的陳星雨同學説,“我會更加努力學習,不辜負幫助過我們的人。”
洪災親歷者也來到課堂,與學生們交流親身經驗。
“受災當時,我們衞生院只有一個後門能夠進出,但我們沒有想過放棄,依舊按部就班準備藥品,做好充足準備。”八面山瑤族鄉衞生院院長鄭水説,“不管之後大家是當醫生、老師,還是進入各行各業,都要回饋社會,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9月2日,資興市州門司鎮中學校長李春江向資興市第二中學學生講述校園災後恢復重建的經過。新華社記者 陳振海 攝
在資興市第二中學八年級1班的教室,班主任黃林紅請來了參與救援的消防戰士羅傳棟分享。
“災情發生後,我和隊員們第一時間趕往災區。我們穿過泥濘,扛着設備,不停搜救被困的群眾。”羅傳棟話語簡潔,同學們聽得十分認真,眼神裏充滿了敬意。
與此同時,在岳陽市華容縣團洲學校,四年級一班的孩子們也舉行了一場別樣的班會——
班級中有24名學生曾在安置點生活,面對班主任湯佳先的提問,他們紛紛分享自己的經歷。有的孩子説在安置點學會了畫畫,有的説學會了踢足球,而來自團南村的彭程則自豪地説:“我幫奶奶洗過墻!”
彭程告訴大家,他從鄰居家借來水槍,自己負責沖水,奶奶負責刷洗,祖孫倆花了兩天時間,把家裏所有墻面都洗得乾乾淨淨。
教室裏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9月2日,在湖南省華容縣團洲學校,四年級老師給學生播放防汛抗洪、防災減災的相關視頻。新華社記者 陳澤國 攝
三所學校的開學第一課跨越了地域的界限,在同一個主題下交匯。學生們在災難中體會到生命的脆弱與堅韌,在老師的引導下學會了感恩與擔當。
這堂特殊的開學第一課,不僅是一堂知識課,更是一堂生命課、感恩課。
在資興二中八年級1班教室外面有一面“心願墻”,學生們用稚嫩的筆觸寫下了他們的新學期願望:“希望所有幫助過我們的人都平安幸福。”
心願簡單而真摯,透露出他們對生活的感恩和對未來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