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6月5日電 近日,南開大學教務部部長李月琳做客新華網2024高考情報局,為廣大考生和家長介紹南開大學2024年的招生政策與教學特色等相關情況。
Q1:請您簡單介紹南開大學的基本情況。
南開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重點綜合性大學,是“985工程”“211工程”和“雙一流”重點建設高校,由嚴修、張伯苓秉承教育救國理念創辦,肇始於1904年,成立於1919年。新中國成立後,經歷高等學校院係調整,成為文理並重的全國重點大學。
百年南開不僅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也有強大成熟的學生培養體系,更有充滿朝氣和面向未來的青春精神。
Q2:南開大學2024年招生政策有哪些亮點內容?
今年,南開大學繼續發力推動招生培養政策改革,推出了更具誠意、更符合考生利益的政策,可以概括為兩個“100%”完全按意願選擇、四個“全放開”零門檻支持學生成長,讓每一位選擇南開的學子擁有100%自由選擇成長道路的權利。
兩個“100%”,第一個是指在錄取時志願填滿不重復,保證100%進入志願(體檢合格),不調劑,施行“一省一策、一生一策”,更大限度保證學生志願;
第二個100%是指在大類分流時100%按照學生意願進入類內任何專業,充分尊重學生志趣,完全不參考其他因素。
四個“全放開”——放開選、放開修、放開轉、放開保。
“放開選”是指二次選拔全放開,在新生入校之初即可不受高考分數、不受科類限制,參加“8+4+X”二次選拔。二次選拔設有近30個拔尖班、複合班、特色班等培養項目,面向新生“零門檻”開放。
“放開修”是指學生在學期間可跨專業選擇全校課程,微專業、輔修學位等全放開,培養學生在交叉學科領域或相關前沿領域的能力,賦能未來發展。
“放開轉”是指在基本修業年限內轉專業全放開,不限門檻不限次數,通過轉入考核即可。據統計,南開大學近年來轉專業成功率約70%。
“放開保”是指學生在申請推薦免試攻讀研究生時不限學校不限專業方向均可申請,僅需雙向匹配。南開大學2024屆推免生中,50%的學生實現了跨學校或跨專業學科的轉變,真正實現“跨專業保研全放開”政策。第三方數據統計顯示,近年來南開大學畢業生前往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的深造率居北清接收外校推免學生高校前列。
Q3:南開大學作為一所綜合性大學,學科實力很雄厚,請推薦一下特色專業。
南開大學是一所綜合性、研究型的大學,學科門類齊全,覆蓋文、史、哲、經、管、法、理、工、農、醫、教、藝等。
學科整體實力強勁:雙一流建設學科6個,包括世界史、數學、化學、統計學、材料科學與工程、應用經濟學;第四輪學科評估A類學科14個,第五輪學科評估取得重大突破;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56個,國家級和天津市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佔比92%。
基礎學科實力拔尖: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專業8個(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科學、經濟學、歷史學、哲學、中國語言文學)、強基計劃入選專業7個。
新興專業蓬勃發展:金融學類、統計學在國內名列前茅,享有盛譽。金融(南開大學開中國精算教育之先河,擁有強大的校友力量);統計(第四輪學科評估位於全國前列);計算機、人工智能、網絡安全等信息類工科近年來表現亮眼,取得一系列標誌性成果。
醫學類等專業也具有相當優勢,近年來引進院士團隊,加強了與一流醫院的合作。
Q4:今年學校是否有新增專業?
2024年,南開大學新增數據科學、考古學兩個專業招生。
“數據科學”:為統計與數據科學學院專業,本專業將為研究和應用領域輸送具有紮實數據科學基礎理論知識和應用能力的高質量人才,服務國家大數據發展戰略。
“考古學”:為歷史學院專業,本專業適應國家文化強國建設戰略需求,學校大力發展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為弘揚中華傳統優秀文化、增強文化自信提供堅強支撐。
Q5:學校在人才培養方面有哪些優化舉措以及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項目?
南開大學“8+4+X”二次選拔:南開大學設有近30個拔尖班、複合班、特色班等培養項目,所有項目(除個別班級有特殊專業要求)面向新生“零門檻”開放,學生一入校即可按個人興趣和能力選擇參加選拔,每年提供約1000個名額,選拔成功比例約為33%。這一政策施行多年,廣受好評,實現了培養項目和學生意願度雙向匹配。
“8”個伯苓班(國家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伯苓班”是南開大學實施教育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的具體培養單位,設立了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經濟、歷史、文學、哲學8個班。伯苓班堅持“嚴入口、小規模、高水平”的原則,單獨建班,培養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基礎學科領域拔尖創新人才。伯苓班已有的畢業生,整體深造率接近百分之百。
“4”個定制複合型人才班(授予兩個學位):經管法班(“經濟、管理、法學複合型人才培養試驗班”),培養從事經濟管理、企業管理、法律以及教學科研工作的國際化、高層次、複合型人才。PPE(哲學-政治學-經濟學)實驗班,主要側重對“領導型人才”的培養,同時修讀哲學、政治學、經濟學3個專業的主要課程。FAS和FSE項目班(非通用語專業與人文社科專業、理工科專業複合型國際化人才培養項目)培養既有語言優勢又有紮實深厚人文社科類或理工類專業基礎的、具有國際化視野的複合型人才。信息安全-法學雙學位試點班,培養新時代既掌握新興網絡安全知識與技能,又能夠獨立應用法學知識在交叉應用方向解決相關網絡安全問題的國家急需複合型人才。
“X”個新工科、新文科人才培養&&:以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南開大學持續推動具有前瞻性、高質量的新工科人才培養&&,包括計算機科學卓越班、人工智能特色班、電子信息類特色班、新一代智能軟體特色班、新能源特色班等。新文科人才培養&&包括金融國際學術精英特色班、數字金融特色班、數字經濟與貿易精英人才特色班、國際會計特色班、城市管理特色班等。
Q6:學校的教學培養優勢突出在哪些方面?
南開大學全力建設以學生為中心的人才培養體系,着眼於學生的綜合素質與未來成才需求。
(一)建立“以學為主、教學相長”的師生共同體,打造高質量的高校學習和生活環境。強調專業教師的課外育人作用,培育“教有幸福感、學有成就感”的質量文化。開展新生研討課,配備專業導師,解決陣痛期的成長問題,體現南開關懷與特色培養。
(二)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核心任務,推動德智體美勞五育融合,培養服務中國、面向世界的領軍人才。以體育為例,南開有着重視強健體魄、參加體育運動的悠久歷史,學生在每個學期都要完成一定數量的體育運動,保證健康體格,為未來發展奠定良好的身體基礎。
(三)賦予學生極大的選擇權,依據興趣自主選擇成才道路。通過開展跨專業選課、輔修與雙學位項目、微專業等形式,建立多樣化、特色化、個性化人才培養機制,多措並舉為學生全面發展創造更多可能。
Q7:學校在國際交流與合作方面有什麼樣的特色和舉措?如何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南開大學是一所百年學府,百年來在世界上贏得了很高的聲譽。目前已經與330多所國際知名大學和學術機構建立了合作關係,在師生互訪、聯合培養、協同科研等方面開展高層次交流與合作,與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世界經濟論壇等國際組織保持密切&&並深化實質合作。
我校持續實施卓越南開全球勝任力提升計劃,利用暑期設立國際前沿小學期,開設全英文前沿課程,增設國際學分,建立覆蓋校院兩級的學生交流、聯合培養、實習實訓等項目。拓展全球南開國際交流項目,設立專項獎學金,鼓勵學生參與國(境)外學習交流活動,培養學生的全球勝任力與跨文化交流能力,高品質鍛造學生全球素養和競爭力。啟動“南開—牛津文中獎學金項目”,資助生命科學、醫學、藥學、化學、數學等多個學科優秀南開學子赴牛津大學學習深造,助力培養具有全球勝任力的一流國際化複合型人才。
Q8:學校裏的哪些課程備受學生們喜愛?大家願意選擇這門課的原因是什麼?
在南開,學生有機會聆聽由院士和知名學者領銜講授的《名師引領》課程,內容涵蓋數學、物理、化學、公共衞生與健康、生物、醫學、生態文明、人工智能、文學、歷史、哲學、經濟與管理。該課程自開設以來,備受學生歡迎,選課人數爆滿,學生反饋“課程拓寬了我的視野,開拓了我的眼界,讓我有機會與赫赫有名的院士們近距離接觸與交流,鼓舞了我們生命科學奮鬥者的鬥志。這是我在南開園參與過最有價值的課程”。
《服務學習》課程群將學生學習的環境從教室延伸到了祖國的大地上,踐行了南開大學“知中國,服務中國”的辦學理念,堅持體驗式學習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積極引導學生提升責任感,把專業知識轉變為服務社會的能力,踐行“允公允能,日新月異”的南開精神。
《國際視野與個人成長》也是頗受學生歡迎的課程之一,它採取“話題制”內容設計,由8名具有豐富海外經歷的教師選取實用性與專業性兼備的話題,通過全英文沉浸式交流,輔之以交互式授課方式,帶領學生深入了解不同國家學習、生活和文化的特色,在開放、包容和多樣化的氛圍中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樣性,針對話題發表觀點,提升英語應用能力。學生認為這是一門“多元”和“包容”的課程,給予同學們的是國際視野與青年責任,內容多元,形式多元,考核多元,課堂氛圍友好、隨時分享創意、不僅是單向的知識從老師端輸出,還有更多的表達和傾聽。
期待各位考生取得優異成績,來南開與我們共同體驗“在南開大學學習是一件幸福的事情”!